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图像超分辨率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超分辨率(SR)是计算机视觉中提高图像和视频分辨率的一类重要技术。近年来,得益于神经网络的成功,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技术正在蓬勃发展,这无疑是超分辨率技术研究的主流方向。对超分辨率工作进行综述。首先,总结目前已有的超分辨率技术,根据其输入输出进行分类介绍;其次,将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分为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两类进行论述,并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最新超分辨率重建技术进行总结分类介绍;然后,讨论了超分辨率技术的相关问题,即性能评价指标、标准数据集,进而对几种典型算法进行实验对比;最后,对图像超分辨率算法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当前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没有考虑色度域信息、取证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最新多用途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 VVC)标准色度域亮度域信息融合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CLF-SVRF)。基于VVC标准的编码原理,从监控视频的色度域和亮度域维度分析并确定VVC视频码流中与压缩次数密切相关的基础码流特征;基础码流特征包括色度域和亮度域编码单元(coding unit, CU)的划分类型及预测模式;结合拉格朗日率失真优化技术分析随着压缩次数的增加,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的变化;进一步确定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可以作为检测视频压缩次数的基础码流特征;接着考虑视频监控应用对重压缩取证方法低复杂度的需求,基于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构建低复杂度高级码流特征;将高级码流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完成监控视频的重压缩取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先进方法相比,CLF-SVRF方法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准确度平均提升了13.53%,同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重压缩取证耗时,重压缩取证时间平均减少了47.42%。  相似文献   
3.
叙述国际视频编码标准的历史和其制定的过程,新的国际标准HEVC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刑侦工作中,若犯罪嫌疑人的人脸图像存在遮挡,人脸特征点遭到破坏,精确去除遮挡区域成为提高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一步.因此,人脸去遮挡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人脸去遮挡技术最新进展进行阐述,并基于2016年首次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图像修复算法,介绍从2017年至今学者们提出的各类人脸去遮挡融合算法.首先根据遮挡方式的不同将现有算法分类为随机遮挡和规则遮挡的人脸修复,接着根据算法中预测生成网络的不同,进一步分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并对各类融合算法从模型网络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进行分析,给出一些融合算法的选择建议,从网络结构和适用范围方面对比总结规则遮挡算法和随机遮挡算法.然后介绍并汇总常用的图像修复效果评价指标和数据集,通过列举各类修复算法的实验结果,提炼并分析其定量指标和视觉效果,说明了近年来的人脸去遮挡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最后结合现有算法和实际需求,从数据集、算法、评价指标等五方面指出人脸去遮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刘颖  高雪明  林庆帆 《计算机应用》2016,36(10):2854-2858
针对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HEVC)帧内预测中编码单元(CU)的编码深度选择过程中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域相关性的帧内快速深度决策算法。首先,利用相邻已编码树单元(CTU)的深度通过线性加权得到当前CTU深度估计值;然后,对当前CTU深度估计值设置较为合适的深度双阈值提前终止编码树单元的划分或跳过CTU的某些深度,来缩小当前CTU的深度范围,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深度计算。实验结果表明:与HM12.0相比,所提算法对比较简单的视频序列编码时间的减少比较明显,在亮度峰值信噪比(Y-PSNR)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平均降低0.02 dB),编码时间平均减少了34.6%。此外,所提算法容易与其他算法进行融合,能进一步降低HEVC的帧内计算复杂度,最终达到实时传送高清视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传统图像修复算法在修复区域涉及复杂非重复结构(如面部)时,不能准确捕捉到高级语义。近三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被应用于图像修复中,其修复结果的结构相似性较传统方法提高了10%以上。首先阐述了面部修复技术的研究发展历程,主要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面部修复算法,将其分为无监督和有监督两大类方法,在每一类中重点对近年来涌现的各种面部修复算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归纳了当前主流的六类图像数据集,以及算法性能评价指标;最后讨论了面部修复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