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大学生所面临安全问题日趋复杂化、多样化这一严峻形势,采用问卷法对大学生安全素质水平和安全素质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应在今后高校安全教育中加强针对性,丰富教育形式,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
采用旋转流变仪、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扫描电镜(SEM)和偏光显微镜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炭纤维(CF)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流变行为、相形态和结晶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F在基体中无规分布并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在降温过程中PTT仍形成球晶。PTT/CF复合材料熔体仍为假塑性流体,复数黏度随剪...  相似文献   
3.
选用玉米秸秆作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作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玉米秸秆基高吸水性树脂(SAR)。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树脂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单体组成和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水和保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接枝于秸秆之上,树脂呈三维网状结构;随着单体中AM用量的增加,树脂各项性能先增强后减弱,AM质量分数为50%时吸水性能最佳;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树脂吸水性能先增强后减弱,MBA质量分数为0.20%时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将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用于分子光谱的预测与验证。通过运用Gaussian 09软件在DFT/B3LYP水平下计算模拟用于半胱氨酸比率荧光检测探针(DPP-CHO)与半胱氨酸(Cys)作用前后分子基态与激发态的电子结构及分子轨道能级,发现探针与底物Cys作用后无论是基态还是激发态其HOMO-LUMO轨道能级差均变大,理论上验证了探针与底物Cys作用后吸收和发射光谱蓝移,从而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对实验现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设计并合成了一例具有香豆素和萘酰亚胺双母体结构的荧光化合物N-(2-乙基己基)-4-(7-二乙氨基香豆素-3-炔基)-1,8-萘酰亚胺,通过核磁共振~1H谱、~(13)C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证结构。研究其在不同溶剂以及混合溶剂中的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香豆素类和萘酰亚胺类荧光染料波长短的缺陷,最大发射波长达604nm(THF溶剂中)。并且目标化合物具有非常明显的溶致变色效应,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其最大发射波长会发生129nm的红移(从正己烷到THF),发光强度降低甚至不发光(DMF、DMSO等较大极性溶剂中)。通过Lippert-Mataga公式计算得目标化合物分子基态与激发态偶极矩差值(Δμ)大约为16. 32 D,表明激发态拥有比基态大得多的偶极矩,并对其发射波长随溶剂极性红移的现象进行理论探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采用各类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吸水性能、耐盐性、凝胶强度和降解性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其未来研究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7.
以二维六方氮化硼和三维纳米金刚石为导热填料通过原位聚合方式杂化填充到聚酰亚胺(PI)基体中制备导热绝缘复合材料。采用聚芳酰胺和4,4-二氨基二苯醚分别对氮化硼和纳米金刚石进行表面接枝改性,以提高有机-无机两相界面的相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导热仪、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导热填料混杂填充聚合物,利用协同效应可以提高堆砌密度,降低界面热阻,形成导热网络。当填料总质量分数为30%,改性氮化硼和纳米金刚石的质量比为9∶1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0.596 W/(m·K),是纯PI的3.5倍,同时复合材料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满足微电子领域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为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在精细化学品合成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了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精细合成技术》课程的教学体系设计。建立了明确的课程目标,采用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针对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以实际的工作任务内容为载体确定了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等。优化、重构后的课程教学体系对于全方位实现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秸秆纤维素接枝AA/AM高吸水性树脂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玉米秸秆纤维素与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制得高吸水性树脂(SAR)。采用正交试验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最优条件下合成的SAR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其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单体成功地接枝到秸秆纤维素上,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组成AA:AM=1: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6%,交联剂用量为0.2%,秸秆用量为5%,AA中和度为80%。此条件下制备的SAR吸水倍率为639.40 g/g,在0.9%NaCl溶液中的吸液倍率为72.89 g/g,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