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SIMPLE算法,采用k-ε模型,综合两相流,传热传质理论并结合实际运行对600 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内一个单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综合应用内部导流板和喷雾增湿对空冷凝汽器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应用内部导流板能够增强喷雾增湿的冷却效果,更大程度地降低凝汽器压力;两导流板以对称方式布置在距离风机栈道中心线2.5 m位置,布置角度为70°(向外侧倾斜,与x轴所成锐角),宽度为1m;内外排喷嘴也以对称方式布置:外排喷嘴距离风机栈道中心线3.8 m,高度为0.7 m,喷雾方向为210°(在xy平面内与y轴正向所成角,逆时针旋转,下同),内排喷嘴距离风机栈道中心线2 m,高度为1.9 m,喷雾方向为60°时,凝汽器压力降幅最大,比不采取措施时降低了9.04 kPa,比单一应用喷雾增湿降低了0.87 kPa。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300MW机组常用的两种过热器减温水引出方式的不足之处,提出优化方法。用等效焓降法计算各种方式的热经济性,分析安全性,找出经济、安全的减温水引出方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复合闪蒸混汽发电系统对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是水泥厂余热回收的高效途径,而对该系统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在线功率计算,是提高运行效率的必要工作.通过对多级闪蒸混汽发电系统的分析,构建了矩阵模式的功率方程,使在线功率计算和评估方法的建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国产大型汽轮机组抽气设备工作水温度偏高的现状,提出在凝汽器与抽气器之间的抽气管路上安装一个冷却器(华北电力大学专利,专利号为99258152.4),把从凝汽器抽出的气、汽混合物中的水蒸汽凝结疏出的方法,降低抽气设备工作水温度,提高其抽气能力,从而提高凝汽器的真空。  相似文献   
5.
选定主蒸汽参数范围,编程计算出不同主蒸汽参数对应的发电效率及烟气量,并给出相应的特性曲线。结果表明,烟气量随初温和初压的升高而降低;初压(初温)变化范围一定时,在高温(高压)区提高初压(初温)对于降低烟气量更有利。对同等装机容量的亚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部分排放经济性参数进行比较,证明提高机组主蒸汽参数可提高环保收益。  相似文献   
6.
空冷平台外部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SIMPLE算法和k-ε模型,以我国某600MW直接空冷电厂为例,对其空冷平台外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风速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效率的影响,阐述了热风回流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环境风速的提高,空冷凝汽器的换热效率先升后降,理论上存在换热效率最佳的风速值;热风回流使冷空气吸入量减少,并降低了换热偏差,因而影响了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7.
主蒸汽压力与热耗修正曲线的变工况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组实际运行中,主蒸汽压力不可避免地偏离基准值而影响机组的热耗率.本研究以汽轮机变工况理论为基础,结合热力系统计算,采用MATLAB编程,以某600 MW凝汽式机组为例,计算得到了该机组在THA工况下的主蒸汽压力与热耗修正曲线.主蒸汽压力的计算区间为16.0~17.3 MPa,与汽轮机制造厂提供的热耗修正曲线对比,随着主汽压偏离设计值16.7 MPa越大,热耗率的计算值与设计值的误差就会增大.当主汽压为16.0 MPa时,误差达到最大,为0.045%,但已完全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计算精度,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8.
宫学敏  王统彬  刘庆伏 《汽轮机技术》2006,48(3):224-226,229
分析发电厂高加投入率低的原因,结合上安电厂350MW机组6号高压加热器损坏现象,提出6号高加汽侧退出运行时,应采取措施保证7号、8号高加的运行,并均衡其热负荷,以免个别高加过度超负荷。定义加热器回热率的概念,结合等效焓降法,计算高加切除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单独模拟与排汽通道耦合模拟结果的差异性,利用数值计算软件建立600 MW发电机组的低压排汽缸和凝汽器喉部耦合模型,针对凝汽器喉部出口流场的不均匀性,对喉部内加装导流板前后的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纵向1~5号和15号导流板可在有效降低喉部出口流场不均匀程度的同时控制排汽通道的压力损失;导流板距离喉部出口的最佳高度为722 mm,整体使不均匀系数降低了13.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