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石边坡滑移带是一个微损伤聚集带,每一个微损伤实际为一个微缺陷成核,因此,存在累计微缺陷成核数与滑移带尺度增长的对应关系.这个关系以裂纹系统的最大尺度cmax作为未知量,需要确定的参数有材料颗粒尺度δ,微裂纹尺-频分布分维数Dc,裂纹表面粗糙度分维数Ds,微裂纹总数Nd以及微缺陷成核累计数Nd.通过对边坡数值模拟微裂纹系统的统计分析,发现该尺度增长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微缺陷成核数序列与声发射序列有较多的相似性,因此,研究结果为预测边坡内部裂纹增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混凝土的塑性损伤模型对外方内圆型复合钢管混凝土柱轴压试件的承载机理进行研究,对比了复合钢管混凝土柱和单钢管混凝土柱在加载过程中横截面上混凝土的纵向应力分布规律,揭示了该组合构件的承载机理:复合钢管混凝土柱中核心混凝土受到内外层钢管的双重约束作用,因此,核心混凝土的轴向应力比单钢管混凝土柱的纵向应力大,极限承载力也随之增大;但夹层混凝土的纵向应力与单管混凝土纵向应力两者相差不大;在此基础上分析钢管壁厚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参数对复合柱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省第二届结构设计竞赛"命题为背景,对纸质杆件在制作与连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以促进不同条件下纸模型制作工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考分离是高等学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全面贯彻教学大纲,保证考试命题的质量,保证阅卷评分的公正性,提高教学管理部门所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可信度。基础力学课程适合教考分离的教学考试形式。教考分离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提高整个学校的教风和学风。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平面SH波通过多层弹性层状介质时的传播特性,求得了透射波和反射波振幅的解析解表达式,并把本文表达式的特例与现有文献结果作了对比,结论一致,同时进行了含单一夹层时SH波的室内砂池模拟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弹性实验条纹的颜色特征,结合MATLAB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工具箱对光弹实验所得图像进行了处理.实验程序采用RGB颜色空间来表示图像的颜色特征,以灰度调整、中值滤波和强度描述图为工具,对光弹实验图像进行预处理并获取色差值,从而快速、准确地提取出图像中等差及等倾条纹.文中给出了对径受压薄板实验图的处理结果.实验证明,基于MATLAB的光弹条纹提取技术具有编程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高温(600℃范围内)后不同冷却方式时石轻混凝土(GLWC)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分别观察了色泽变化、裂纹分布特征和破坏形态,分析了电镜扫描照片,测试了超声波速和特征强度(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结果表明,石轻混凝土随温度升高,淋水冷却方式较自然冷却时的色泽变化更深、裂纹宽度更大,但其内部在200℃之前并没有裂纹产生(宏观试验时表现为抗压强度增加),而是在300℃以后,裂纹才首先从水泥砂浆内部萌生、扩展,400℃后开始逐渐贯通;除了质量损失率随温度变化规律在两种冷却方式下完全不同以外,超声波速衰减率、特征强度及其折减系数的变化规律则均相同,并具有一致性,但淋水冷却方式时的上述特征参数衰减更快,且仅在500℃以后,淋水冷却方式的强度才基本持平或略高于自然冷却方式时.  相似文献   
8.
9.
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开展的"‘理论力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就工科院校"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就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连理工大学的大型静、动真三轴试验机,对强度等级为LC30的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进行了等比例三轴受压试验。试验中,观察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测得了试件的三轴受压极限强度、塑性应变、峰值应变、总应变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在三轴受压状态下,强度和变形较单轴受压有显著增大,并伴随有明显的平台流塑现象,也呈现四种破坏形态。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将应力平台流塑段强度及其对应的塑性应变作为轻骨料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设计应变。此外,分析了中间主应力对三轴压的强度和变形影响,并通过三轴强度模型对极限应力进行了预测,其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均小于6%,说明试验结果是准确、可靠的。最后,基于八面体应力-应变空间分别建立了其相应的破坏准则,但前者试验点一致性较好,且拉、压子午线与静水压力轴在高压应力区有交叉点,其破坏曲面是闭口的;而后者离散性虽然较大,拟合度较差,但却同样可以很好地反映出破坏面向外扩展的趋势和子午线光滑、外凸的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