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5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滑坡是促使斯洛伐克地质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通过目前的区域调查,在该地区已标明13000个老的潜在滑坡区,总面积约为1620平方公里.滑坡集中分布在复理层高地、盆地及幼年火山的边缘.滑坡不仅毁坏森林、摧毁良田、草原和牧场,而且还危及铁路和公路1300处,阻碍着城镇和乡村向不稳定斜坡区的发展.90%的新滑坡是因人类消极防范,激活潜在滑坡而造成的.斜坡的稳定性已成为最大限度开发风景区的限制性因素.本文的贡献就在于对特殊的工程地质图作了说明;根据最大限度使用土地的观点,对斜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区域工程地质调查是土地使用规划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氢氧同位素氚、氧-18测试数据分析本钢郑家水源地的地下水形成在五十年代,其补给区主要是郑家河上游的山区。  相似文献   
3.
甘肃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盆地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备受世人注目。为了使民勤盆地社会经济 与环境均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民勤盆地水资源利用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的研究,划分了水资 源利用与环境变迁的阶段。结果表明,人口膨胀、大面积开荒等导致的大规模、无节制地开采地下水,造成 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是30多年来民勤盆地土壤盐碱化、沙漠化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民勤盆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环境发展战略和水资源利用战略。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的证据表明,山区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存在的大多数大的地形变动是伴随大地震而发生的,而且是由大地震而引起的.事实上,总的说来没有一个大地震(震级>6.5,烈度>8)发生不引起严重的地形变化,而这些地形变动常常就是一些较小的地震事件.按我们的分类,由地震引起的严重地形变动包括地滑、岩滑、泥石流、下陷深涧以及大范围的滑移的土体.我们知道在苏联中亚地区所有这类地震断裂引起的地形变动均是由过去几个世纪以及本世纪的大地震诱发的.有一种地形变动严重程度的计算准则(以及建筑物和人口受损失的程度)是地震震级与烈度的函数.我们面对的任务是确定与大地震有关的  相似文献   
5.
万寿山地区的大型滑坡对人们,尤其是对生活在高雄市的人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了解该地区斜坡失稳条件及其激发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滑坡的产生是由斜坡的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所处的地貌演化阶段所决定的.只有经过准确的调查分析,才有可能了解其危险程度,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认真的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此外,该地区土地使用的不同情况也反映出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各不相同.此项研究从1985年7月开始至1988年6月已进行了三年之久.在研究区域中,我们选择了两个滑坡作为试验场.地质地貌调查、土壤的物理特性研究及其力学性质的确定、地下水动态观测、粘土矿物分析、气象资料的收集以及水文地质分析均需在研究中进行.斜坡稳定性的各种分析法已经过微信息处理机处理.根据野外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所得到的数据,我们用先进的计算机程序分析了斜坡的稳定性,结合钻孔资料,便可确定滑坡带的临界破坏面.所有结果都以图表形式表示出来.我们希望这种研究能为台湾高雄万寿山地区的滑坡控制和斜坡稳定性分析提供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动力弥散参数,对预测和控制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弥散试验,能求出它们的方法有多种,可均要知道地下水流向。从分析地下水流向与观测井可能空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观测井浓度的变化,本文给出图解分析法。用实例进行了验证,经比较,其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7.
试图通过对关中盆地地下水系统环境演化效应的分析,探讨了人类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方法是在运用模糊数学对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分级的基础上,采用单元模糊聚类法对关中盆地潜水赋存的各种环境因素,如含水层的类型、埋藏深度、包气带岩性特征、开发强度以及污染现状的影响等进行系统分析,并建立环境质量模型,进而对盆地内各个地质单元体中的地下水系统区域环境影响,进行综合性的模糊评价。  相似文献   
8.
1 引言瑞典的多种地表地质灾害主要受土壤沉积物的性质和环境条件控制.滑坡和地表侵蚀作用是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最常见的两类灾害,它们是造成财物受损的主要根源.对瑞典南部与地表易活动松软沉积物(如浮土)有关的滑坡已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而对瑞典北部地表粉砂沉积中的滑坡和侵蚀作用还很少研究,这主要是由于这一地区人烟稀少,有大面积的沙漠,且浮土不多.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冰川软粘土厚层沉积物中一斜坡失稳史例了作了描述.在此次斜坡失稳中遭受破坏的有建立在基桩上的建筑物和填土区,斜坡沿准平面滑动,形成侧向扩张的滑坡机制,这已被粘土的纹层构造所证实.基础土壤的地质构造及其岩土性质经斜坡失稳后的调查已经查清.稳定性分析表明,粘土层中的不排水加载、不均匀沉陷以及其后的地表干燥塌陷,剪应力向下伏软粘土的不断传递都是导致斜坡失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