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轻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织物上甲醛含量的测试方法,我国有两项国家标准,分别规定了游离甲醛和释放甲醛的测试方法。本文通过中国国标的两种甲醛测试方法对抗皱处理后的纯棉织物进行测试,得出两种测试方法的相关关系,蒸汽吸收法测试的甲醛含量远远大于水萃取法测试的游离甲醛含量。随着树脂浓度的增大,游离甲醛和释放甲醛的含量会增大;随着烘焙温度的增加,游离甲醛逐渐增加,释放甲醛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方法对大豆蛋白/PVA复合纤维的微细结构做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大豆蛋白/PVA复合纤维有比较明显的皮芯结构,皮层厚度约为1.8μm,芯层厚度约为5.8μm。大豆蛋白/PVA复合纤维有明显的孔洞和表面皱缩。通过对断口的观察,发现大豆蛋白/PVA复合纤维有原纤结构。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玉米纤维纯纺纱捻系数、玉米纤维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强伸性能的影响,纺制了13种捻系数的18.2tex玉米纤维纯纺纱,不同混纺比例的18.2tex玉米纤维腈纶纤维混纺纱、玉米纤维大豆纤维混纺纱,测试了成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断裂功及初始模量等强伸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玉米纤维纯纺纱的临界捻系数在405.9附近;在玉米纤维腈纶纤维混纺纱中,随着玉米纤维含量从0增至100%,成纱强力呈非线性关系逐渐下降;对于玉米纤维大豆纤维混纺纱,随着玉米纤维含量的增加,成纱强力逐渐下降,当玉米纤维含量在90%左右时,强力处于最低谷,且低于玉米纤维纯纺纱。  相似文献   
4.
以盘花装饰文化为背景,探究盘花的来源与发展,目的在于分析和了解盘花在服装中的应用形式,并取 其精华将其融入到现代服装的设计中,从而促进服装设计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与拉伸性能的关系,对各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涤纶纤维混纺纱、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拉伸性做了测试分析,并与传统的简化模型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不符合简化模型,主要是由于混纺纱中两种纤维的交互作用所产生,交互作用越大,差异越大;大豆蛋白纤维涤纶纤维混纺纱、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功随混纺比的变化关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形象设计缺乏对人的社会属性的诠释力度,把角色理论应用到服饰形象设计中,不仅可以完善形象设计的理论架构,并产生了两条新的设计思路——关系型形象设计和符号型形象设计。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西方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分析西方年轻化服装风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结论认为,西方年轻化服装风格也会随着流行的发展而不断延伸出新的生命内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