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1976年底的统计,世界已知天然气储量为64.5万亿立方米,占当时世界油气总储量(1465亿吨)的40%。个别国家天然气储量已超过石油储量,如苏联1976年的天然气储量为25.7万亿立方米,按发热量计算相当于257亿吨原油,比苏联当时的石油储量107亿吨多一倍多。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部裂谷系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童崇光 《石油学报》1980,1(4):19-26
我国已知油气储量及产量90%以上是分布在我国东部的“第二沉降带”内.其中的地质构造、火山活动、沉积建造和储油气圈闭,都有它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龙门山系属于扬子地台内晚中新生代断褶构造活动形成的关系。川西断陷区属龙门山系的前阱盆地,是地台型海相沉积与前陆型陆相沉积组成的复合型含油气区。超晚期(N-Q)断褶构造的发育程度控制了龙门山系山前构造圈闭的发育和裂缝型气藏的形成。印支晚期形成的天井山古隆起因受强烈的超晚期断褶构造活动的影响,使原有的油气藏遭到破坏。天井山古隆起北东倾伏端的广元昭化地区,发育隐伏断裂系伴生的背斜群,是较理想的油气聚集带;而天井山古隆起西南倾伏端的绵阳-江油-安县地区,为北东向及北西向深断裂交叉复合区,是寻找中、浅层次生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四川川东南断褶区分布有大量的扭动构造圈闭,其中有些圈闭已获得大量的天然气。本文根据卫星照片的解译,结合物探、占井及区域构造资料,按板块构造理论,对四川盆地形成机制,川东南区域构造特征及圈闭类型与气藏分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而指出了有利的含气圈闭在空间、时间上分布的规律性。对估计含油气远景和寻找新的油气田提出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川东南下二叠统碳酸盐岩致密储层的地质特点。从弹性力学角度出发,通过建立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层力学模型,使用有限元法分析断层应力以及与构造裂缝的关系。以川东梁平向斜为例介绍了本法的实现过程,研究成果为定量研究致密碳酸盐岩裂缝发育规律。进而预测裂缝型天然气藏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勘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石炭—二叠纪时,准噶尔地块处于外压内张的构造机制,发育成裂谷型沉积盆地区。二叠系具良好的生油条件,其上为中、新生代地层所超覆,使原盆地边缘的断裂带成为隐伏的古逆冲断裂带。克—乌断裂带向深处收敛可能与达尔布特深断裂组成“Y”形结构,沿断裂带有岩浆侵入和喷出活动。克—乌断裂带,在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内,发育了众多不整合、洪积相砂砾岩体、地层剥超带、基岩断块、火山岩等,组成众多的地层及构造圈闭,为油气运移和聚集提供良好的通道和场所,形成大型的隐伏逆冲断裂油气聚集带。本文认为应沿此思路开拓准噶尔盆地新的含油气领域。  相似文献   
7.
龙门山系山前带北段超晚期断褶构造与油气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门山系属上扬子地台内晚中新生代断褶构造活动形成的山系。川西断陷区属龙门山系的前陆盆地,是地台型海相沉积与前陆型陆相沉积组成的复合型含油气区。超晚期(N—Q)断褶构造的发育程度控制了龙门山系山前带构造圈闭的发育和裂缝型气藏的形成。印支晚期形成的天井山古隆起因受强烈的超晚期断褶构造活动的影响,使原有的油气藏遭到破坏。天井山古隆起北东倾伏端的广元昭化地区,发育隐伏断裂系伴生的背斜群,是较理想的油气聚集带;而天井山古隆起西南倾伏端的绵阳—江油—安县地区,为北东向及北西向深断裂交叉复合区,是寻找中、浅层次生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断陷湖盆中一个完整陆相层序的体系域具四分性,即低水位体系域(LST)、水进体系域(TST)、高水位体系域(HST)及水退体系域(RST),该四分体系域具显着的几何构型特征,它们分别由低位加积小层序组、退积小层序组、高位加积小层序组及进积小层序组构成.陆相层序四分体系域是一个沉积基准面旋回所引起的可容空间旋回性变化的沉积响应.对于断陷湖盆的一个完整陆相层序,其体系域划分原则为:湖相厚层泥岩代表高水位体系域,它是水退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的分界;初始湖泛面之上为水进体系域,其下为低水位体系域.断陷湖盆中一个完整的陆相层序自下而上依次由下列层序单元构成;层序界面(SB)→无湖岸上超的低水位体系域→湖岸显着上超的水进体系域→由沉积速率缓慢的垂向加积型湖相泥质岩构成的高水位体系域→湖岸显着退却的水退体系域→层序界面(SB).  相似文献   
9.
�Ĵ���ض��޹����γ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盆地是受深断裂活动形成的菱形断陷区。盆地内断褶带的发生、发展主要受喜马拉雅期深断裂压缩活动的控制,伴随这些深断裂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发育程度不同的断褶带,其中多数呈隐伏状态。晚期断褶构造及后生孔洞缝的发育程度,控制了二、三叠系异常高压及地温的分布。气藏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10.
川南下二叠统碳酸盐岩中的裂缝类型与天然气运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基于对川南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的钻井地质、露头剖面及岩石学特征研究,全面讨论了碳酸盐岩裂缝储集层中的裂缝类型、形成机制以及对于天然气运移聚集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