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岩作用过程综合模拟及其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根据成岩作用过程(process oriented)模拟的原理,综合考虑了温度、压力、流体和时间4种因素对成岩作用的影响,通过模拟成岩参数镜质组反射率、古地温、伊/蒙混层中蒙皂石的含量、自生石英百分含量和甾烷异构化率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进而模拟一个地区的成岩史并预测成岩阶段的展布特征;然后根据成岩作用对生、储、盖层的控制作用以及成岩史与构造发育史的匹配关系,确定有利的勘探区域。最后,文中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深层为例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英买 32 区块蓬莱坝组白云岩油藏隔夹层的广泛发育增加了剩余油挖潜的难度。 由于隔夹层厚度薄,分布规律不清楚,准确预测其分布已成为该区研究的难点之一。在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建立高频层序格架,利用谱反演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和 90° 相位化,以及野外地质建模指导下的地层切片等技术,预测了该区隔夹层的分布规律。谱反演处理能有效提高地震资料对薄层的识别能力,且 90° 相位化后的地震同相轴与隔夹层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野外地质建模明确了隔夹层平面分布规律,且与钻井资料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能有效指导地层切片对井下隔夹层空间的分布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隔夹层呈北西-北东向条带状分布于研究区的东北部,控制着研究区剩余油的分布。 通过钻井测试和生产资料验证,该方法预测的隔夹层分布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储层质量钻前预测包括储层孔隙度预测和渗透率预测。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度主要与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有关,但在沉积相相同或岩性相近的条件下,储层孔隙度则主要受成岩作用的控制。据此,该文建立了应用成岩指数ID预测储层孔隙度的模型,预测误差小于2%,并以松辽盆地汪家屯地区登三段为例说明了这一模型的应用。汪家屯地区登三段属于浅水河道沉积,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在东北部登三段储层处于晚成岩阶段 B期,孔隙度最高值可达14%~16%;西部地区登三段处于晚成岩阶段C期,储层物性较差,孔隙度最高值为10%~12%。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盆地北部深层碎屑岩储层孔隙度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影响渤海湾盆地北部深层(埋深>3500m)碎屑岩储层孔隙度的地质因素,认为沉积相带控制着深层储层的物性,河流和三角洲砂体储层的孔隙度经后期改造后仍相对较高;生烃潜力大的坳陷,其烃源岩有机酸排放量大,储层次生孔隙相对发育;高加热速率有利于油气的早生、早排和早期充注,从而抑制胶结作用,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护,孔隙度相对较高;超压可以增加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延迟烃源岩有机酸的生成和储层的溶蚀作用,减小机械压实作用对储层孔隙的影响,可起到保护储层孔隙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古老海相碳酸盐岩铀和铅含量普遍较低、且成岩组构直径小,很难取得足够的粉末样品,常规的溶液法铀铅同位素定年在古老海相碳酸盐岩中难以推广应用。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石油集团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和昆士兰大学(UQ)地球科学院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两家共同开发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并应用于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储层成岩-孔隙演化研究。通过充填孔洞、孔隙和裂缝中不同期次白云石和方解石胶结物的测年,指出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储层的埋藏成岩过程是孔隙和孔洞逐渐被充填的过程。孔洞的充填作用主要发生在早加里东期,孔隙的充填作用主要发生在中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加里东和印支期断裂作为热液运移的通道,为充填孔洞和孔隙的胶结物提供了物源,未被白云石、方解石和硅质胶结物充填的残留孔洞、孔隙和裂缝构成了主要储集空间,建立了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储层的成岩-孔隙演化史。这些认识与该地区的构造-埋藏史、盆地热史具有很高的吻合度,结合下古生界烃源生烃史,为古老海相胶结物形成时间确定、成岩-孔隙演化研究和油气运移前有效孔隙评价提供了利器。  相似文献   
6.
以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多层系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应用矿物岩石学分析、团簇同位素测温及U-Pb同位素测年等技术手段,开展白云石化路径及其成储效应研究。识别出保留原岩结构白云岩(微生物结构和泥晶结构)、埋藏交代白云岩Ⅰ(半自形—自形细、中、粗晶结构)、埋藏交代白云岩Ⅱ(他形—半自形细、中、粗晶结构)、埋藏沉淀白云石、粗晶鞍状白云石5种结构组分。前3者以岩石的形式存在,后两者以充填孔洞和裂缝的白云石矿物形式存在,并建立了5种白云岩结构矿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识别图版。基于5种白云石结构组分的识别,建立了白云岩保持型、白云岩改造型和灰岩埋藏白云石化型等3类储集层的6种白云石化路径。白云石化前的原岩初始孔隙和白云石化路径是控制白云岩储集层发育的关键因素,白云岩保持型和白云岩改造型白云石化路径的成储效应最佳,且发育分布具有相控性和规模性特征,是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首选对象。  相似文献   
7.
总结国内外关于水平井的物理模拟实验、临界产量及见水时间预测、水脊高度计算以及消锥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水平井临界产量预测模型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油水界面的确定对储量计算和后期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碳酸盐岩油藏中,由于其岩溶孔、洞、缝储集体的严重非均质性特殊地质条件决定了油水关系的复杂性,油藏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用常规的方法很难断定其位置。通过对塔里木油田轮古15区块单井资料的分析,利用各井动静态资料,分析油藏单元的连通性,在同一个油藏单元内,运用原始地层压力和油层中部深度压力参数,推导出地层流体界面位置的计算公式,进而运用到整个研究区,对整个油藏油水界面进行计算,为指导该区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从20世纪20年代末水平井技术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水平井的产能预测、临界产量和见水时间预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针对水平井如何选取合理的生产压差进行开采的报道较少。通过整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不同产量预测模型的筛选方法与技术思路,并形成了利用油藏工程法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确定油井合理生产压差的新方法。针对中国西部某油田,水平井在含水0%~30%、30%~60%和大于60%的合理生产压差分别取临界生产压差的(1.8~4.8)倍、(2.3~6.0)倍和(2.8~7.5)倍,该方法具有实际操作性,有利于指导实际生产需要,其技术思路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构烷烃的组成和碳数分布能反映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性质和热演化程度。通过正构烷烃色谱特征对比发现,塔中低隆起区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正构烷烃具明显的奇碳优势,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正构烷烃呈现偶碳优势。塔中地区油源对比的结果表明,塔中10-11-12井区的原油主要来源于上奥陶统烃源岩,塔中45井和塔中162井奥陶系原油以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为主要来源。具正构烷烃奇偶优势的原油样品所对应的油源均与油源对比所指示的层位相吻合。所以,正构烷烃奇偶优势的特征可以作为塔中低隆起油源对比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