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肖胜辉 《腐蚀与防护》2002,23(11):493-495
介绍了塑料介质喷射(PMB)除漆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具有环保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指出了用PMB除漆工艺替代传统除漆工艺的优点和先进性,分析了目前我国航空工业应用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就该技术在我国航空工业中推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2024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电参数对膜生长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今,还未见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生长规律的研究报道。考察了电参数(电流密度、脉冲频率、占空比及脉冲幅值)对2024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生长规律的影响,通过SEM及XRD分析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及组成结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氧化体系和电参数条件下,硬质阳极氧化膜向基体内生长的厚度均大于向外生长,并占到总厚度的51%~64%;不同氧化体系和电参数对氧化膜生长规律没有明显的影响,电参数的变化不会改变氧化膜的非晶结构。  相似文献   
3.
基于钛合金阳极氧化工艺流程,对工序中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从"三废"角度系统分析了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成分,并提炼出对环境、人体有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及其潜在危害途径;针对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废水中的酸碱、重金属、氰化物,废气中的含尘气体、酸碱雾,废渣等提出了合理的防治、处理措施,力求减少钛合金阳极氧化工艺流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工艺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梯形模糊数的多属性群决策评估方法。首先,引入隶属度区间分布函数,将专家意见转化为广义梯形模糊数的形式;其次,利用专家意见的相似度来求解专家的权重,从而得到各风险因子的综合广义梯形模糊数评估值;再将置信度引入广义梯形模糊数重心的计算,实现对失效模式更为精确地排序,并用确定性阈值转换为广义梯形模糊数的阈值来确定需要改进的失效模式。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型飞机机身机翼对接工艺的PFMEA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钛及钛合金材料表面处理过程中的吸氢和满足清洁生产的要求,研制开发了一种用于去除钛及钛合金微弧阳极氧化膜的碱性退膜液,对这种退膜液的退膜效果和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退膜液对钛及钛合金基体的腐蚀性能、退膜后重新微弧氧化的难易以及微弧氧化膜与基体的结合情况。实验表明:该退膜液具有退膜效果好、稳定性能好、不影响上膜及膜层与基体结合的特点,为完善钛及钛合金微弧氧化工艺及其它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退膜液的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计时电流和电化学阻抗测试技术,检测了碳钢在NaHCO3 - NaCl - CaCl2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通过分析计时电流法的平均腐蚀速率和试样表面相应的形貌分析以及分析电化学阻抗谱的电荷转移电阻,研究了不同的Ca2+的质量浓度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Ca2+对碳钢的腐蚀有抑制作用,当溶液中的ρ(Ca2+)为640 mg/L时,极化曲线测得的平均腐蚀速率为3.253e - 4A/cm2,电化学阻抗测得的电荷转移电阻为29.480 kΩ.cm2,电极表面的损伤度为2.791,碳钢的腐蚀最轻微.  相似文献   
7.
利用计时电流和电化学阻抗测试技术,检测了碳钢在NaHCO3 - NaCl - CaCl2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通过分析计时电流法的平均腐蚀速率和试样表面相应的形貌分析以及分析电化学阻抗谱的电荷转移电阻,研究了不同的Ca2+的质量浓度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Ca2+对碳钢的腐蚀有抑制作用,当溶液中的ρ(Ca2+...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量铝-锂合金铬酸阳极氧化液中Li含量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在标准溶液中加入铬酸酐、钇离子和氯化铷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铬酸酐和钇离子的加入,使测量方法的准确度提高,铷元素的加入,能够抑制铬元素含量的测量结果随重复测量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72μg/g;样品的回收率为99.428%~100.426%,相对标准偏差RSD(n=24)为0.236%。该方法准确、快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日常生产监控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