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油井流入动态方程理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KroBoμo,函数形态的分析,确立了其与压力的一般性函数关系式,并由此得到了饱和油藏和未饱和油藏的油井流入动态方程及其通式。这些方程在一定条件下,不仅可转化为经典的Vogel方程和Fetkovich方程,而且也可转化为推广的Vogel方程,因此很具理论性和通用性。经实际油田应用,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应用CHFR测井技术,结合丘陵油田注水开发实际,合理选择参数,建立水淹层定性识别及定量解释标准和图版,为油层产能接替、水淹状况评价以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供可靠依据,给油田挖潜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3.
鄯勒油田是吐哈油区的一个特低渗煤系互层油藏,地质条件特殊,构造复杂。投产以来,由于衰竭式开采,地层压力持续下降,产量下降幅度大。针对煤系地层注水保持地层压力开采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及研究。并从地质及工艺的角度对该类地层的注水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在此基础上对鄯勒油田西山窑油组煤系地层进行了注水实践,在同井组油井见到成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三低”(低孔、低渗、低矿化度)油田现场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建立了适合油田实际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对储层水淹规律及岩电特征有了准确认识,搞清了强亲水岩石、低矿化度地层水储层的水洗特征,为准确识别油水层提供了依据,并根据这些成果进行挖潜上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鲁克沁油田提液增产,针对其超深稠油油藏的特点和深层稠油采油技术现状进行分析,采用试验电潜泵提液井筒举升工艺,增大了油井生产压差,同时在研究和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空心抽油杆井筒掺稀油降粘、防砂电潜泵提液采油工艺配套技术.现场实施表明,单井产量大幅度提高,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控制.该技术为超深稠油油田中高含水期实现经济高效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吐哈油区主要油田伴生气的生产现状、能力及生产水平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用多种方法研究了伴生气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生产气油比随压力与含水等因素的变化关系,为油区天然气开发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7.
鲁克沁深层稠油举升工艺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克沁油田深层稠油采用空心抽油杆泵上掺稀降黏举升工艺,存在故障率高、免修期短、维护作业成本高的问题,文章在具体分析了空心杆掺稀举升工艺技术特点、维护作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层稠油闭式环空泵上掺稀降黏举升工艺技术思路,设计了多功能举升管柱结构、研制了配套井下工具。通过实施该项工艺可以大幅延长油井免修期、降低作业成本、挖掘井筒潜力,2008年规模应用后,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鄯勒油田西山窑油藏储层属煤系地层,储层特低孔特低渗,天然能量弱,单井自然产能低,一般压裂后具有较好的工业开采价值,但地层压力、产能下降幅度快,弹性产率低,所以及时补充地层能量,是稳定产能、提高采收率的必要手段。根据油田实际,开展试注,探索注水开发可行性,是现实的确定能量补充方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定期注入优选的防膨剂,提高注入压力,实施定量注水,一年半来,试注井组油井产液能力稳定,地层压力下降幅度明显减缓,油井出现见效迹象,注水井端套管保持完好,实践证明在当前条件下注水开发是可行的。通过对鄯勒油田勒4-2井组试注一年半来井组动态反应,总结确定了煤系地层注水恢复能量的可行性,为鄯勒油田实施注水开发及国内同类型油田确定能量补充方式提供了详实的矿场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9.
QL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已总体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更趋复杂.从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静态参数(地质因素)出发,根据储层沉积相带及其岩性、物性、非均质性、构造和砂体分布形态等建立流动单元的地质模型,准确、合理地划分出流动单元.结合动、静态资料,研究了不同流动单元的水驱油特征与水淹模式,对水淹后油气水分布规律进行了重新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流动单元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指明了挖潜上产的有利区域,指导油田挖潜实际效果显著.对同类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缝高控制与薄层压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薄层压裂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控制缝高,而对缝高的影响因素较多,通过软件模拟和国内外文献资料及实验数据,证实薄层压裂缝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粘度和排量。结合以往薄层压裂的缝高延伸情况,确定了小排量、低粘度压裂液原则,现场实验5口井,取得了较好的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