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为了开发多巴胺类药物在以瓜环为载体的超分子药物包合物方面的应用,选取了3种具有不同空腔大小的瓜环: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TMeQ[6])、七元瓜环(Q[7])、八元瓜环(Q[8]),利用核磁共振氢谱、MALDI-TOF质谱以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手段探究了3种瓜环与药物分子多巴胺(DA)的超分子包结行为。结果表明,DA只位于TMeQ[6]的端口,与空腔较小的TMeQ[6]形成端口作用,而进入了空腔相对更大的瓜环Q[7]、Q[8]的内腔形成了主客体超分子药物包合物,为利用瓜环作为药物分子传递、缓释的载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同时测定喜树叶片中喜树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sinochromODS C18分析柱(250 mm×4.6 mmBP,5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6 nm,梯度洗脱程序为:在前6 min流动相甲醇-水的体积比由40%线性增加至50%,并保持恒定2 min,在随后的32 min甲醇-水的体积比线性增至70%,在40 min时停止该程序;喜树碱在低、中、高3个量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6%,100.3%,99.97%;10-羟基喜树碱在低、中、高3个量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7%,99.98%,100.4%.对不同季节的喜树嫩叶和成熟叶进行了喜树碱与10-羟基喜树碱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变化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二硫化钼量子点(MoS2 QDs)具有优良物理、化学等特性,在催化、荧光成像和荧光传感及生物成像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制备方法及量子产率仍有改进空间.本工作以钼酸钠提供钼源,谷胱甘肽提供硫源,通过"自下而上"一步水热法制备MoS2 QDs,并以其荧光强度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优化MoS2 QDs制备条件中的钼源与硫源比例、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结果表明,最佳钼源与硫源质量比例为1:3.5、最佳pH值为4?8之间、反应时间18 h、反应温度210℃.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出MoS2 QDs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30 h、反应温度220℃、钼源与硫源比例为1:3.5、pH值为3,荧光量子产率高达21%.所制备MoS2 QDs的粒径4.0±0.35 nm,且单分散,富含氨基和羧基官能团,紫外吸收峰336 nm;发射波长为424 nm;半峰宽79 nm.可为MoS2 QDs在高灵敏的离子、生物分子检测以及低毒的细胞成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Fe3+的方法,以猕猴桃汁为碳源,乙二胺为表面修饰剂,采用微波法制备猕猴桃生物质碳点(CDs).制备的生物质碳点富含-OH、-NH和C-O等基团,粒径约为2.5 nm,易溶于水且稳定.该碳点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基于Fe3+对猕猴桃生物质碳点荧光猝灭效应,进而建立一种检测Fe3+的方...  相似文献   
5.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氢核磁共振、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七元瓜环(Q[7])、八元瓜环(Q[8])与N-苄基氨基嘌呤(NBAP)的主客体作用模式,并进行了自组装包结物的细胞毒性测试和细胞成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Q[7,8]与NBAP分别以不同的作用模式自组装形成了1∶1的包合物。NBAP完全进入Q[8]空腔所形成包结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强于Q[7]-NBAP配合物的稳定性。两种包结物的形成均降低了NBAP的细胞毒性,细胞成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两种包结物以不同包结模式完成了自组装。  相似文献   
6.
对花脸香蘑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优化培养基中碳源、氮源、p H值、无机盐以及菌龄。结果表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最佳碳源为土豆粉;最佳氮源为NH_4Cl;最佳p H值为7;无机盐为Cu SO_4和Fe SO_4;菌龄对菌丝体生物量没有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筛选出适合于花脸香蘑深层发酵培养配方为:碳源为土豆粉;氮源为NH_4Cl;p H值为7;无机盐为Fe SO_4;菌龄12 d。  相似文献   
7.
以往加热沥青的方式,多数是采用煤、柴明火(熬煮)工艺。这种方式的热效率一般只有6%左右,因此浪费很大。煤、柴熬煮沥青,不仅烧掉了大量燃料,而且还带来废烟,废气等公害。为了改变这一落后的加热方式,湖北省公路部门从1981年起着手研究利用太阳能加热沥青的方法。1982年研制成功“移动(拼装)式太阳能自动跟踪远红外加热沥青装置”。该装置使用的实践表明,加热每吨沥青仅耗电60度左右,节能幅度达90%。加热吨油成本由老工艺的70多元降到26元左右,经济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