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煤层气井产能模式及控制因素——以韩城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韩城地区煤层气井生产动态资料的分析,总结出了3个方面的生产特征:① 产水量大,排水期长;② 表现为提液产气的特点;③ 稳产期时间长。建立了4种煤层气井产能模式,8个亚类。厚度、渗透率、含气量、水文地质条件对产能的影响比较明显;多层合采,层间干扰严重;压裂过程中泵的平均排量越大,加砂量越大,投产后气井的产量越高,破裂压力梯度低的井产能高。应力敏感在产量上升期和稳产期表现比较强烈,合理的排采制度应划分为4个时期进行优化:排水降压期,可适当加大排量,以动液面和地层压力稳定下降为目标;产气量上升期,应适当降低排采速度,以产气量稳定上升为目标;稳产期,应稳定排量,以保证压降漏斗持续、稳定扩展和延长稳产时间为目标;递减期,应适当控制排量,以减缓递减速度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韩城矿区的特点是煤层层数多,储量大,但断层发育,单层厚度薄,孔隙度和渗透率低。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排水时间长,产量波动大,中低产井比例高的特点。如何提高单井产量是中国煤层气开发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地质和工程2个方面分析了中低产井的影响因素:①投产层厚度薄,单井控制储量有限;②储层物性差,产量低;③断层与压裂裂缝沟通,邻层水发生了窜流;④浅层没固井或固井质量差,表层水沿管外发生窜槽,排水量大;⑤压裂措施没有达到设计规模,有效渗流半径小,稳产时间短;⑥排采制度不合理,导致应力敏感,产量递减速度快。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调整方案和措施:优化射孔层段,增加投产层厚度;在合适的生产阶段实施重复压裂,扩大渗流面积;管外窜槽井封堵修井;断层窜流井封井后钻侧钻水平井;建立合理的排采制度,通过渗透率的工程干预,延长稳产期。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为同类型矿区的开发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3.
合理井网密度的确定是油田开发规划的核心内容。油田注水开发效果与井网密度有关,而油田建设的总投资中钻井成本又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井网密度对注水开发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以延长油田松树林新窑区松700井区为例,根据谢尔卡乔夫采出程度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并依据投入产出原理,考虑单井总投资额(包括钻井、地面和设备费用),建立计算合理井网密度的经验公式,从而指导超低渗油田合理井网密度的确定。  相似文献   
4.
苏北盆地湖相碳酸盐岩油藏油井生产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西部斜坡带发育1套储油能力较好的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受不均匀溶蚀作用的影响,其平面非均质性强,局部地区孔隙度较大,但连通性差,储层渗透率低。湖相碳酸盐岩油藏油井的生产特征与砂岩油藏油井的生产特征完全不同,表现为自然产能低,实施酸化措施后产量提高幅度大;不同位置的油井产油量差异大;投产初期含水率高;油井产油量递减存在常规递减和突变递减2种形式。通过对研究区试油试采和生产动态资料的分析,在深入研究产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储层总有效厚度和单井储层有效渗流半径是影响湖相碳酸盐岩油藏油井产油量的2个主要因素,进而明确研究区投产储层的筛选条件。根据湖相碳酸盐岩油藏的特征,提出了多次酸化、压裂、侧钻井、水平井和多分支水平井等开发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5.
埕海一区沙河街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42.0×10t,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钻井揭示储层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局部分布日趋明显。运用精细地层对比、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技术,开展油藏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研究,进一步落实地下储层的分布特征,指导完善产能井方案部署,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