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HEGF中CO井筒流动及扩散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能气体压裂广泛的应用于低渗透油气田,可以有效清除近井地带由于钻井、射孔和各种措施造成的污染和堵塞,达到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目的。但最近一些低渗透油气田却出现了频繁的CO气体中毒事件,给油田及员工带来巨大的损失。针对这一现象,运用现场数据以及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方法首次通过对CO气体流动、扩散等的综合研究,建立了CO井筒流动及大气扩散模型。同时,也考察了井筒压力、气油比、风速、气体泄放速率、大气稳定度等主要因素对CO气体扩散的影响。通过现场实例计算,证实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此项工作的完成为建立监控系统提供基础技术依据,同时对合理、有效的开发油气田以及煤层气的开发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 g稠油与30 g 0.5%催化剂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 Pa.s的两种稠油裂解并静置除水后,黏度降低76.2%和75.6%,室温放置60天后降黏率下降小于3个百分点,气相色谱显示裂解后轻组分明显增加,红外光谱显示稠油组分发生脱羧反应且芳环数减少。讨论了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机理。所用化学助剂JN-A在油水中均可溶,耐温达250℃,耐矿化度达50 g/L,其水溶液以30∶100的质量比与稠油混合时形成低黏度的O/W乳状液。当水相含1.0%JN-A和0.5%催化剂时,两种稠油水热裂解后的反应混合物为O/W乳状液,黏度仅为319和309 mPa.s,静置除水后的稠油降黏率增加到86.5%和87.3%,其中的轻组分含量进一步增加。该井下乳化/催化水热裂解复合降黏法成功地用于孤东两口蒸汽吞吐井,稠油井作业后初期采出的原油黏度由~9 Pa.s降低到1 Pa.s左右,随采油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约50天后超过4Pa.s。图2表6参5。  相似文献   
3.
高能气体压裂过程中CO气体浓度扩散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低渗透油气田在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措施中CO气体中毒事件,运用现场数据和数学模拟方法通过对CO气体流动、扩散等的综合研究,建立了CO井筒流动及大气扩散模型。同时,也考察了井筒压力、气油比、大气稳定度等主要因素对CO气体扩散的影响。通过现场实例计算,证实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合理、有效地开发油气田及煤层气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储层石蜡沉积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由于油藏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变化 ,高含蜡原油在近井带容易产生石蜡沉积 ,堵塞地层孔隙或裂缝 ,严重影响油田开采 ,尤其对于低渗油田 ,伤害特别严重。文中应用理想溶液理论、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原理 ,建立更符合油田实际情况的油藏中石蜡沉积预测数学模型 ,开发一套方便实用的油藏中石蜡沉积预测软件系统FPOS1 0。在此基础上 ,应用室内实验数据和现场数据对吉林新民油田油井石蜡沉积情况进行预测和现场拟合 ,确定新民油田临界石蜡沉积半径为 2 5m ,快速、准确地为现场清防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蒲春生  郑恒  杨兆平  高振东 《石油学报》2020,41(12):1734-1743
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是油气储层中复杂裂缝网络形成的重要技术之一,准确了解复杂裂缝网络形成机制、预测复杂裂缝网络形态对非常规油气资源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水力压裂设计优化的理论基础。围绕非常规储层复杂裂缝形成机制,国内外学者根据"应力阴影"效应对水力裂缝同步扩展、水力压裂顺序对多裂缝动态延伸影响、层理面对水力裂缝纵向扩展遮挡效应和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交互动态等方面,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水力压裂模型,并从数值模拟角度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从模型建立假设条件、数值模拟模型思想和模型局限性3方面对现有模型进行了剖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可对未来水力压裂复杂裂缝形成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利用岩石力学和断裂力学的基础理论,阐述在动态加载下地层岩石强度随加载率的增大而不断变化的理论研究,并给出理论计算表达式.实验数据表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岩石强度会随冲击频率的加大而加大,当载荷速度由准静态增加到105Mpa/s时,岩样的抗压强度要比静态时的大1.65倍左右.这与理论计算数据比较接近,符合相同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火药学理论知识,得出高能气体压裂施工中火药量的有效控制范围.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计算结果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高能气体压裂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7.
应力敏感储层渗透率对生产数据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度与压力之间的依赖关系严重影响着井的生产动态.本文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和分析生产数据曲线的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这个问题.介绍了一个适用于应力敏感储层、微可压缩流体的单相流体的流动方程.对这个方程进行拉普拉斯空间求解可得出井的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恒定井底压力生产).对其求解,要先将这个流体流动方程转化为压力项和压力平方项和的函数形式.应力敏感储层中油藏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的一致性出现得比非应力敏感储层的慢,但是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并没有影响油藏数值模拟得出的储层最终采收率值.应力敏感储层的曲线显示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不会影响容量分析结果.应力敏感储层生产数据分析说明这个方法会低估泄油面积.分析标准型曲线得出的渗透率值小于地层的原始渗透率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SLG东区致密气藏的储层岩性识别、储渗特征和含油气性质分析,利用区内50多口井的500多个不同类型的试气储层测井多参数的统计分析结果,开展了10多种不同系列常规测井技术划分岩性、物性及含气性的有效性优化评价,提出了致密气储层评价中选择经济实用、最佳匹配的测井技术系列的原则;利用实例分析了应用效果。其中孔隙度系列以密度测井、声波时差测井效果最好,岩性系列以自然电位、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效果较好,电阻率测井系列以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效果最好。该研究为加强测井系列采集和资料深化应用、开发新增气层有效厚度新方法项目、实施经济实用测井技术系列提供了可靠依据,有效提升了致密气储层测井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9.
蒲春生  郑恒  杨兆平  高振东 《石油学报》2021,41(12):1734-1743
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是油气储层中复杂裂缝网络形成的重要技术之一,准确了解复杂裂缝网络形成机制、预测复杂裂缝网络形态对非常规油气资源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水力压裂设计优化的理论基础。围绕非常规储层复杂裂缝形成机制,国内外学者根据"应力阴影"效应对水力裂缝同步扩展、水力压裂顺序对多裂缝动态延伸影响、层理面对水力裂缝纵向扩展遮挡效应和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交互动态等方面,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水力压裂模型,并从数值模拟角度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从模型建立假设条件、数值模拟模型思想和模型局限性3方面对现有模型进行了剖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可对未来水力压裂复杂裂缝形成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青海尕斯油田E31油藏高温高矿化度条件(温度126℃,地层水矿化度174501 mg/L),进行"预交联颗粒+可动凝胶"复合深部调驱体系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所用颗粒在模拟地层水中的膨胀倍数达到了10倍以上;聚合物/复合交联剂可动凝胶体系具有较好的抗盐抗温性能;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预交联颗粒优先进入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