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污水快速净化器,以硫酸铝(AS)和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处理乳品废水,研究其投加量与浊度和COD去除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出硫酸铝的最佳投加量为390mg/L,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加量为320 mg/L。同时研究了最佳无机混凝剂(PAC)与有机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在废水处理中的协同作用,得出PAC(240 mg/L) PAM(0.5mg/L)是最佳、最经济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2.
乳品生产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乳品生产废水的设计、调试、运行情况以及主要工艺设备。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的SS、CODCr、BOD5、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00~1000、800~3000、350~1500、25~70mg/L时,其处理出水的SS、CODCr、BOD5、NH3-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12.29、1.78、9.3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该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好,运行费用低等特点,能广泛应用于乳品生产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DAT-IAT工艺处理淘米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AT—IAT工艺具有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特点。利用该工艺对淘米废水进行处理和研究的结果表明 ,该工艺非常适用于可生化性好、有机物浓度较低且水质和水量变化大的废水  相似文献   
4.
ABS树脂生产废水是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胶乳和总磷含量高,达标困难。采用混凝工艺对ABS树脂废水进行破乳除磷研究,对混凝剂种类进行筛选和复配,并对混凝剂投加量、复配质量比以及p H值和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混凝对ABS树脂废水的破乳和除磷过程紧密相联,投加适当的混凝剂可实现胶乳与磷的同步去除。Al2(SO4)3与Fe Cl3为最适混凝剂,两种药剂复配投加具有协同作用,在较低投加量下就能取得较好的破乳除磷效果。优化后的混凝剂复配质量比为1∶1、p H值为8、温度为25~45℃。  相似文献   
5.
采用污水快速净化器,以硫酸铝(AS)和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处理校园生活污水,研究其投加量与浊度和COD去除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出AS的最佳投加量为270mg·L-1,PAC的最佳投量为240mg·L-1,同时研究了最佳无机混凝剂AS与有机助凝剂PAM在废水处理中的协同作用,得出AS和PAM复合投加的最佳投加量为AS为150 mg·L-1,PAM为1 mg·L-1或AS为120mg·L-1,PAM为1.5 mg·L-1.PAC和PAM复合投加的最佳投加量为PAC为200mg·L-1,PAM为0.5 mg·L-1或PAC为120mg·L-1,PAM为1 mg·L-1,是最佳,最经济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择性培养方法从柿子醋醋醅中分离醋酸菌,筛选产酸能力优异的醋酸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将菌株应用于冬枣醋的研制,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醋酸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醋酸菌A1,其培养9 d产酸量为5.89 g/100 mL。菌株A1被鉴定为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菌株A1制备冬枣醋最佳醋酸发酵条件为:初始酒精度9%vol,木醋杆菌A1接种量8%,发酵温度30 ℃。在此优化条件下,冬枣醋感官评分为91分,总酸含量(以醋酸计)4.76 g/100 m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产品呈淡琥珀色,口味酸甜爽口,具有冬枣特有的果香,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7.
针对实际印染废水,采用催化铝内电解法,在曝气和无曝气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测定了处理前后废水的COD、BOD、色度、pH等指标.结果表明,曝气催化铝内电解工艺优于不曝气的工艺,对废水中COD、色度的去除有显著提高,且两种工艺处理后的印染废水的B/C值均达到0.3左右,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乳品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应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乳品废水的工程实例。该工艺占地面积小、运转费用低、管理方便、出水稳定、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水解酸化段水力停留时间不宜超过5h,提高有机负荷能有效抑制污泥膨胀,选择DO作为SBR池曝气时间和反应周期的运行控制参数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生物砂滤池是在普通砂滤池的石英砂表面培养附着生物膜而形成的强化处理工艺.采用其处理微污染原水,并考察了出水水质,结果表明:生物砂滤池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由普通砂滤池的13%提高到31.5%左右,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由23.5%提高到88.3%左右,对亚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由零提高到90%左右,出水浊度<1 NTU,色度<15度.该工艺在现有普通砂滤池基础上即可实现,是解决微污染水源水质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白层是高速硬切削的特有现象,对加工表面完整性和零件的服役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针对高速硬切削加工表面白层问题,进行了对GCrl5淬硬轴承钢高速硬切削试验和表面白层测试,研究了不同切削条件下的白层形成机理,分析了切削速度和刀具磨损状态对白层特征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白层厚度随切削速度和后刀面磨损的增大而增大,而其分布的均匀性和连续性也将变差;切削速度和后刀面磨损的增加引起切削温度升高,导致加工表面快速淬火效应,使得白层厚度增大,其中切削速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在切削速度较低(100 m/min左右)时白层的形成机理主要为塑性变形,切削速度超过300 m/min则主要是马氏体相变所致,而在中间切削速度(200 m/min左右)时为2种机理的混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