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淄矿集团埠村煤矿103采区为受到底板高承压水严重威胁的区域。103采区主巷过F7断层施工时,虽提前对断层带进行了注浆加固,但揭露断层后,仍出现了底鼓与涌水量增加等异常现象。针对现场具体情况,经分析研究,果断地采取了相应的加固措施,取得了预期效果,确保了巷道安全,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巷道破坏及水害治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在系泊状态下快速初始对准与标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在系泊状态下的初始对准与标定,提出一种两位置对准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在水平失准角较小、而方位失准角较大时的初始对准模型,并在传统的卡尔曼滤波器中加入前置滤波器,对受干扰的2个水平速度信号采用非平稳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建模,然后在建立测量信号精确模型的基础上,再进行卡尔曼滤波,这样降低了观测噪声的水平,达到快速精确对准及IMU误差参数在线标定的目的.通过在三轴转台上多次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中等精度的惯性组件,在1 200 s内,水平姿态估计误差将减少到0.03°,方位误差减少到0.4°以内,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温度对MEMS惯性测量组件测量精度的影响,将MEMS加速度计、陀螺的零偏和标度因数统一进行温度建模,再用非线性回归法辨识出模型中的各项参数,然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对优化的模型方程和方程中各系数做进一步的显著性检验.对比温度误差补偿前后的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补偿后的加速度计和陀螺在全温范围内误差分别保持在10mg和0.04(°)/s以内,尤其是低温时补偿效果明显,最大约10倍,验证了温度误差补偿方法的有效性.采用该补偿方法,能有效降低温度的非线性对精度的影响,从而提高全温范围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织圆机的鞍座切断加工工艺许德新,王宏毅(广西柳州市纺织机械厂)我厂是与台商合资的企业,以生产针织大圆机为主(规格有762/30、864/34等)。圆机中尤以编织组件为重要,其中鞍座又是组件中的重要事件,如图(1)所示,鞍座的材料为HT25-47。目...  相似文献   
5.
以高家堡三盘区疏排水系统设计为例,从排水硐室位置、工作面泄水形式、排水方式选择等方面介绍如何在矿井发生冲击灾害的情况下,保证矿井疏排水系统(含抢险排水系统)可靠和稳定运行。并总结出类似矿井排水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为冲击地压矿井疏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导航计算机实时性和时间可确定性的要求出发,结合niosⅡ的高度灵活性和可定制性的特点,设计了完全可控式双NiosⅡ处理器,实现了IEEE-754标准单浮点精度的cordic算法,并添加了硬件浮点运算的用户指令。最终的NiosⅡ系统非常适合捷联导航解算,是低成本、高性能的捷联式导航计算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场情况,创新设计为双向防水闸门,在一个防水闸门硐室两端设门,在任何一方突水时另一方均能关闭防水闸门,从而安全隔离对方。文章从设计提出背景、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煤矿井下防治水工程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采用构形平面匹配的方法进行可重构机器人运动学求解时,构形平面的工作空间求解是一个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构形平面的工作空间表示方法.首先建立可重构机器人基本模块的运动学模型,根据基本模块的运动学模型按照构形平面划分规则划分可重构机器人工作构形,然后研究典型构形平面的工作空间,找到快速、相对简洁的工作空间表示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工作空间表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减小光纤陀螺的随机漂移,针对其弱非平稳的特点,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其模型.提出一种全局最优的模型阶次搜索算法,把二维搜索化为一维搜索,得到了模型阶次的一致性估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参数估计算法,它将非线性参数估计过程转化为线性过程,使用正置与逆置漂移时序共同估计参数,以前向和后向模型的滤波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参数估计的指标,在(p+1)维空间中求极小值.对实测漂移进行了趋势项、周期项、自相关和偏自相关等分析,采用3种方式分别建立其非平稳模型,验证了上述算法的有效性.建模结果同时表明:直接辨识漂移模型的方式优于工程中常用的将非平稳漂移中的确定性模型和平稳随机模型分别辨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