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0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基本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全面系统地总结并提出塔里木盆地10大石油地质基本特征:(1)塔里木盆地为一古生界克拉通盆地与中新生界前陆盆地组成的大型叠合复合型盆地;(2)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及多个演化发展阶段;(3)塔里木盆地主要有寒武-奥陶系、石炭-二叠系,三叠-侏罗系3套烃源岩;(4)塔里木盆地发育多套深埋优质储层及5套良好储盖组合;(5)塔里木盆地油气水性质复杂、油气藏类型丰富多样;(6)塔里木盆地富油又富气,天  相似文献   
2.
油气系统理论及中国西北含油气系统划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含油系统由5大要素和5大作用构成,即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和运移通道(要素)以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圈闭形成和成藏期后作用,含油气系统可进行超系统、系统和亚系统3级划分,其中超系统适用于叠合复合型盆地或跨盆地范围的含油气系统划分,系统和亚系统应限于盆地以内,前者至少应有一套烃源岩,后者可以不含烃源岩。根据盆地构造特点和成藏特点,将西北地区的含油气系统划分为前陆型、克拉通-前陆复合型及造山  相似文献   
3.
华庆油田延长组长63油藏具有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的特点。结合测井、岩心压汞、岩电关系等资料,通过测井计算法、压汞法、密闭取心法和相渗法等确定出原始含油饱和度,并探讨了长63油藏高含油饱和度的成因;研究表明:长63油藏含油饱和度可以达到69%,具有高含油饱和度的特征,长7优质烃源岩与储层之间的有利匹配关系和良好的储层孔喉分选性以及中性-弱亲油性是华庆油田延长组长63油藏高饱和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针对蟠龙油田王庄区含水率高、产量递减快、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的开发现状,通过对表征储层的5项属性参数判别流动单元的能力及参数间相关性分析.选取泥质体积分数、孔隙度、流动分层指标3项参数作为长2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参数。这些参数客观反映了研究区长2储层低孔、低渗、储层物性差及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征,应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长2储层划分为A、B、C、D等4类流动单元。分析了4类流动单元的岩性、物性、沉积微相及展布特征,不同流动单元具有不同的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因此油田开发中应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成藏年代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成藏年代学 是当代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前沿领域,现已形成油藏地球化学、包裹体测温法、同位素测年法、有机岩石学方法、饱和压力-露点压力法、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或技术。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了这些方法在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认为现有的成藏年代学研究方法特别是流体包裹体和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等新方法和新技术尽管在成藏年代学研究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对于油气藏形成较复杂的叠合盆地的成藏年代和成藏史研究而言,尚需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6.
赵靖舟  孟选刚  韩载华 《石油学报》2021,41(12):1513-1526
延安以东和以北的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曾被认为位处三叠纪延长组7段(长7段)沉积期古湖盆的"边缘",一些学者认为该区延长组烃源岩不发育,因而其油藏原油系湖盆中心生成的原油经长距离侧向运移而来;但也有研究认为,包括盆地边缘在内的整个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均为近源成藏。为明确盆地东部地区延长组原油来源,对三叠纪湖盆"东缘"七里村油田的主力油层延长组6段(长6段)原油开展了原油地球化学和油源对比研究。七里村油田长6段原油具有高饱和烃、高饱芳比、低非烃和低沥青质的特征,正构烷烃呈前高单峰型,主峰碳为C19,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显示长6段原油为同源成熟原油,生油母质以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主,混有陆源高等植物,母源沉积环境为偏还原性的淡水湖泊。七里村油田长6段原油与本地区长7段黑色泥页岩和暗色泥岩2种烃源岩均具有明显亲缘关系,而与志丹、富县等湖盆中心地区的长7段烃源岩在族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稳定碳同位素特征上均存在明显区别。综合分析认为七里村油田长6段原油并非湖盆中心长7段优质烃源岩所生油气经长距离运移而来,而主要为原位长7段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经垂向运移和短距离侧向运移在长6段等储层中聚集成藏,属于近源成藏。  相似文献   
7.
延长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其地质构造形态总体呈为东翼宽缓、西翼陡窄的不对称大向斜,储层分布在延长组长6、长4+5、长2内.储层岩性为浅灰绿色长石砂岩,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较高,长7-长4+5储层以细砂岩为主,长2储层以细—中粒砂岩为主.储层岩石物理特征为致密砂岩.文章针对延长油矿含油储层的特征,建立形成单孔隙度测井系列为主的地层评价技术,包括单孔隙度测井交会图技术、曲线重叠技术、区域小层对比技术.该地层评价技术在地层对比、油层识别和沉积相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现今地层压力分布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地层压力分布是地史过程中盆地构造演化、沉积环境、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等多种地质因素在孔隙流体中综合作用的最终结果。抽水实验和试井获得的地层压力资料显示,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三叠系均具有低压特征。盆地东部上古生界正常压力、异常低压和异常高压并存,正常压力类型比例达56.76%,异常低压类型比例为30.63%,高压最少;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和本溪组随地层深度增加,压力系数总体呈现降低趋势。以子洲气田为例,采用压力梯度曲线法,将山2段划分为多个压力系统,单个压力系统之间互相分隔、互不连通。流体包裹体实验表明,早白垩世末期地层压力为超压,地层压力系数为1.14~1.66。现今盆地东部正常压力是盆地压力演化过程中的最后一幕。地层抬升剥蚀和构造热事件消退引起地层温度下降,从而导致压力下降了8.6~11.1 MPa,占整个压力降幅的32%~40%;天然气散失引起压力降低占整个压力降幅的20%~30%。盆地东部压力系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东部现今地层埋藏深度浅;而沟壑纵横的地形和天然气富集程度的差异,导致了气田内压力系数各异。  相似文献   
9.
塔北隆起哈拉哈塘凹陷奥陶系原油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但色谱基线有不同程度的抬升;原油中普遍含有25-降藿烷;原油正构烷烃系列低碳数(nC15-nC26)的碳同位素偏重且变化平缓,高碳数(nC27-nC30)的碳同位素逐渐变轻,这些特征表明,该地区油藏经历了至少2期成藏过程,现今油藏以晚期充注原油为主.油包裹体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早期充注原油为低成熟油,m(CH2)/m(CH3)为4.5~7.3,直链碳原子数约为18~25个;晚期充注原油m(CH2)/m(CH3)为1.9~2.8,直链碳原子数约为7~11个,为正常成熟原油.因此,塔北隆起哈拉哈塘凹陷现今原油为早期低成熟油遭受生物降解作用后又得到正常成熟度原油充注的混合原油.  相似文献   
10.
西湖凹陷中部西斜坡地区超压成因机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侯志强  张书平  李军  赵靖舟  刘云  田连辉  仲晓  陈梦娜  徐泽阳 《石油学报》2019,40(9):1059-1068,1124
沉积盆地超压成因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关于超压主要成因的认识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以往一些被普遍认为属于典型不均衡压实成因的超压已被部分或完全否定,生烃作用作为超压成因的普遍性得到愈来愈多的证实。西湖凹陷多个构造带的不同层位均发育超压,目前认为超压的形成仍然离不开不均衡压实(欠压实作用)的贡献。根据异常压力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和异常压力产生的地质、地球物理效应两方面因素,利用测井曲线组合分析法、鲍尔斯法(加载-卸载曲线法)、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法、孔隙度对比法、压力计算反推法以及综合分析法系统解剖分析了西湖凹陷中部西斜坡地区平湖组不同岩性异常压力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中部西斜坡泥岩中烃源岩超压主要为自源生烃增压,非烃源岩超压为邻源压力传导成因。储层中至少存在常压-超压型和常压-超压-常压型两种压力结构类型,异常压力自南向北顶界面逐渐变深,主要为油气在生烃增压驱动下向储层运移过程中的压力传导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