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5篇
建筑科学   15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解某大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塔柱结构抗震性能,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大型三向六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承重能力制作了1∶25的升船机模型,但在模型设计过程中遇到了模型材料及其配比选择、动力相似关系确定(模型初始相似常数、底部筏基对自振周期的影响、底部筏基对应力及船厢耦合力的影响、模型最终相似常数)、船厢与塔柱间耦合力测定、模型制作及吊装几个关键问题,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为下一步模型在振动台上顺利进行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南水北调大西线中的水工程建设,归纳提炼了4个最具代表性的岩土工程问题:黄土、冻土等特殊土工程问题,深埋长隧洞地质灾害和超前预报问题,高土石坝变形稳定及抗震安全性问题,深厚覆盖层工程特性和处理技术问题。就这些西部水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工作展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非饱和土的应力传递机理与有效应力原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几十年来非饱和土有效应力研究的主要成果。根据非饱和土的应力传递机理 ,提出了土样中任一点三个有效主应力表示形式和有效应力参数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土增湿过程是黄土持水特性与增湿变形特性相互影响的过程。已有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主要描述土体的含水状态与吸力的相关关系,无法全面反映增湿过程中黄土的持水特性与变形特性。因此在固结仪上开展了新疆原状黄土的分级增湿试验研究,试验中引入能够全面反映土体含水状态和变形情况的"增湿水平"这一变量,并用增湿水平和吸力表征黄土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结果表明:各竖向压力作用下增湿过程中,半常用对数坐标系下原状黄土增湿水平与吸力关系曲线形状相似,均明显的分为初期平缓段和陡降段两个阶段;竖向压力对增湿水平与吸力关系曲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初始吸力与陡降段斜率的不同,可以归一化为幂函数形式;为此建立了以增湿水平和吸力表征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其他地区黄土,验证了所建模型适用于原状黄土的初始含水率和吸力状态、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压缩状态,以及重塑黄土在压力作用下的增湿变形状态。  相似文献   
6.
提要本文简述了岩土多重屈服面弹塑性模型的基本概念。详细推导了多重屈服面本构关系,以三重屈服面模型为例,推导了三维应力和应变空间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7.
渠道工程都修建在不同的岩土体上,这些岩土体的稳定性,即渠基及渠坡的稳定是保证渠道安全运行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在渠道衬砌与防渗工程建设中,必须根据渠道岩土的工程性质、渠道类型以及渠道工程级别和规模等条件,采用适宜的工程措施,增强渠基及渠坡的稳定,以保证渠道工程安全运行。本文是国标《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渠基与渠坡的稳定”这章编写思路总结。针对行业规范升级为国标规范的需要,对该章内容做了一定调整,并补充了较多内容:第一,将原章名“渠基稳定”改为“渠基与渠坡的稳定”;第二,增加了“渠坡的安全坡比”和“沙漠渠道”两节;第三,在特殊土(黄土、膨胀土、分散性土、盐渍土、冻胀性土和沙漠土)渠基与渠坡的加固处理方面增加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应用内容。  相似文献   
8.
黄土的抗拉强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一组不同含水量的原状黄土试样和三组不同干密度下不同含水量的扰动黄土试样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对黄土的抗拉强度与含水量,干密度,饱和度及其质吸力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几项较为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首先根据Y.J.CUT和P.DELAGE对风积粉质击实土进行的三轴剪切试验所得的在不同吸力(S)和围压(σ3)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绘出莫尔园,然后根据各莫尔园的强度包线,求得该风积粉质击实土的C—S,φ—S和τmax—S曲线,由图13和图14可以看出吸力(S)对φ值影响较小,对凝聚力(C)和最大剪切力(τmax)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湿陷性黄土与膨胀土的分级增湿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邢义川  李京爽  李振 《水利学报》2007,38(5):546-551
对陕西张桥的湿陷性黄土和安康的膨胀土分别进行了分级增湿变形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这两种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增湿变形过程中基质吸力变化特点及增湿变形类型。分析表明,其两者的增湿变形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完全不同,湿陷性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明显分为压缩、湿陷变形和固结压密3段,并且在湿陷变形转变为固结压密时有一个明显的转点。膨胀土的应力则随变形增加呈衰减趋势,并且在增湿变形中以体积变形为主,剪切变形较少。湿陷性黄土和膨胀土在增湿过程中基质吸力变化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前者随含水率明显变化,随应力变化较小,而后者随含水率和应力的增加均有较大变化。最后提出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应力和膨胀土的膨胀应力两个概念,进一步合理分析了两者的特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