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4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石油化工新型组合的动向历来,石油化工主要与石油炼制工业邻接和进行物料相互利用。近年来,日本石油化工的原料来源发生了变化,除了由炼油厂供给以外,还将来自LNG基地和钢铁厂,故有形成新型组合的趋向,如图1所示。从原料和能量两个方面来论石油化工新型组合的形成,可由图2来说明。由原料-能量的授受关系考虑,可形成七种新型的联合企业的组合,见表1。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四年NCL在印度召开了国际化学反应工程会议(IC REC),有美、英、法、日、西德、中国等二十多个国家一百六十多位科学家参加。会议展示了世界近年来在化学反应工程方面的新成就。涉及气固催化固定床,流化床、液—液反应、气液固多相反应、催化工程、聚合反应工程、反应器动态学和稳定性等各个领域,这方面的进展,将在《现代化工》等刊物另文介绍。兹仅就生化反应工程方面的新进展作一概要综述。一、细胞培养(Schügerl) 在空气提升塔外循环并流反应器中进行  相似文献   
3.
丙烷裂解结焦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温度为800~900℃,停留时间为0.1~1.5秒的范围内,对丙烷裂解的结焦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丙烷裂解过程的结焦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乙烯、丙烯为结焦母体的丙烷裂解的结焦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明确了反应速度 r 和反应速度 r(?)的含义和区别,对 Butt 所论反应速度问题作了讨论,列出了反应速度的基本关系式。  相似文献   
5.
丙烷裂解反应中的表面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丙烷裂解反应过程中反应器表面对裂解气组成及炭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反应器表面对于气相裂解反应及结焦过程均有催化作用。对反应器表面按不同方法进行预处理后,可以改变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影响裂解气中各组分产率及炭产率.  相似文献   
6.
在脉冲微反装置上完成了结焦抑制剂的筛选,并考察了它对产物分布的影响。实验证实:一部分含硫有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结焦抑制作用,可作为轻柴油裂解结焦抑制剂。它们不但抑制均相、非均相结焦过程,而且会影响裂解产物分布和提高乙烯选择性。本研究首次利用脉冲微反装置实现了结焦抑制剂的筛选和考察,从而为研究裂解结焦过程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能量学、化学和经济学观点出发,以能量保持率、氢碳比和资源来源三个因素评价了石油和煤作为生产乙烯的起始原料的优劣。从前两因素考虑,石油优于煤。当石油系原料和煤系原料都有充足供应时,以发展由石油系原料制乙烯的生产更为合理。由石油烃裂解乙烯和由甲醇制乙烯的投资和成本的比较可知,乙烯成本受原料价格(来源)的影响极大。所以,在缺乏石油系原料来源而煤系原料供应充裕的情况下,应积极开发由甲烷、合成气或甲醇制乙烯的技术。其中,由甲醇制乙烯,甲醇转化率和烯烃产率较高,已有示范装置,工业化希望很大。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研究开发由煤系原料制乙烯的生产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在诸多高技术中,生物技术引入化学工业是比较现实的。生物技术的发展,非但不会取代传统的化学工业,而且将使后者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化学工业的内容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9.
关于烃类裂解结焦过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安装了一套研究烃类裂解过程结焦的实验装置。考察该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在该装置上。以丙烷为裂解原料对结焦过程的表面效应和结焦动力学进行研究,提出了结焦过程的机理,建立了以乙烯、丙烯为结焦母体的丙烷裂解的结焦模型。  相似文献   
10.
乙烷—丙烷混合裂解中乙烷与丙烷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乙烷对丙烷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以及丙烷对乙烷的促进和抑制作用,而乙烯选择性便是这些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之一,乙烯选择性既与乙烯生成速度有关,又与原料消耗速度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乙烷—丙烷混合裂解乙烯选择性存在负偏差,本文还对Froment等人处理这一问题的不妥之处作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