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塔中岩溶储层地震反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地震反射强弱及反射形态的差异,将地震反射类型划分为串珠状反射、片状反射、杂乱反射和弱反射,并对串珠状反射和片状反射进行细分.总结塔中西部下奥陶统鹰山组地震反射特征与岩溶储层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比较每种地震反射类型所对应地质特征的差异,归纳形成四种地震反射类型的地质原因.  相似文献   
2.
礁滩型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礁滩复合体储层井间预测难度大,难以建立精度较高的地质模型。针对礁滩型碳酸盐岩储层的特点,以塔中62井区为例,提出了"组合微相"的概念,利用地震相解释,采用确定性建模的方法,建立"组合微相"模型,以"组合微相"为约束条件,把能够反映储层变化的波阻抗作为次级变量,应用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孔隙度模型。由于裂缝对渗透率影响较大,应首先建立裂缝分布模型,以裂缝分布模型作为次级变量建立渗透率模型,从而提高渗透率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自开展油气勘探以来,陆续发现了许多大中型油气藏,证实了该地区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因此开展该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沉积充填特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认为区内发育2种构造样式: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该地区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的影响,发育了不同规模、不同产状和不同性质的各种断层,断裂的剖面特征不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在剖面上大体可以划分为深、浅两套断裂体系。车排子地区在经过二叠纪的长期隆升剥蚀后,三叠纪开始接受沉积,在不同沉积时期存在不同的岩相古地理变化特点,为车排子凸起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较好的储盖组合条件。  相似文献   
4.
春光地区白垩系沉积相带的分布是决定油气藏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通过地震相、岩心描述、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结合准噶尔盆地区域沉积背景,认为春光探区白垩系发育滨浅湖、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等三种沉积相。结合车排子凸起构造演化过程,确定了白垩系沉积演化特征。通过研究沉积相对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认为地层超覆带是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明确了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滨浅湖滩坝砂是该区白垩系的有利勘探相带。  相似文献   
5.
6.
石炭系是春光探区的增储潜力层系,火山岩有效储层展布特征不清是制约石炭系油气勘探的关键因素.利用岩心薄片、物性分析、测井响应等资料,对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进行了识别,通过开展有效性评价,明确了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型三种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的形成和分布与火山机构、风化壳、断裂密切相关.其中,孔隙型储层分布相对局限,在火山机...  相似文献   
7.
春光油田是一个多层系含油、多油藏类型、稀油稠油共存的复式油气聚集区。为明确春光油田的油藏特征和成藏模式,系统开展了成藏要素和典型油藏分析。双凹陷供烃、多套储盖组合、多类型储集砂体、复式输导体系是春光油田多层系含油、立体成藏的必要条件,地层超覆线、剥蚀线和砂体尖灭线附近是油气有利聚集区。含膏盐区域性盖层、高孔渗储集物性是春光油田沙湾组稀油高产的关键因素,生物降解作用是白垩系原油稠化的主要原因,稀油和稠油分布主要受保存条件控制。进一步明确春光油田的油气成藏模式为:双凹供烃、两期充注、复式输导、立体成藏、降解稠化,并指出了春光油田的增储领域,对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及周缘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春光探区虽然为源外地区成藏,但是具有垂向上多层系含油、平面油气分布广泛的特征,这与油气输导体系具有密切联系。 研究表明,春光探区发育了厚砂层、不整合和断层 3 类输导体系;3 类输导体系相互配置,形成了高效的网毯输导体系。 确定了从生烃凹陷到春光探区的长距离油气输导格架和内部 3 类短距离输导格架,最终建立了春光探区油气输导模式。 长短距离输导格架综合配置形成的复式输导体系控制春光探区的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