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嵌入式平台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B/S模式的动态图像监控系统。该方案采用ARM2440为硬件平台,开源嵌入式Linux为嵌入式操作系统,使用USB摄像头为图像采集设备,LCD为本地动态图像监控显示设备。方案中采用了Video for Linux 2(V4L2)编程接口采集图像,使用多媒体库Simple D1irect Media Layer(SDL)将采集到的图像显示在本地LCD上,同时移植了Boa作为Web服务器,利用了CGI、JavaScript和图像预加载preload技术巧妙地将图像显示在网页中。用户只要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在网页上浏览动态监控图像,同时也可以在硬件设备安装的本地LCD上观看高清的动态监控图像,实现了浏览器和本地LCD的动态图像监控。该系统既实现简单又能满足视觉要求。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光伏的高渗透率和不确定性对节点电压和潮流分布产生了较大影响,给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对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进行有效准确的优化控制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模型预测控制优化方法,以减小节点电压偏差和网络损耗为目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不断更新预测信息并构建优化模型,对分布式光伏和储能设备进行滚动优化控制。采用修改的IEEE 33节点系统作为算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配电网的节点电压偏差和网络损耗得到了有效降低,优化效果相较于日前优化方法更贴近实际结果。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所提方法有助于配电网在分布式光伏接入下安全运行,且能减小控制方案与实际情况的偏差。  相似文献   
3.
将单片微型计算机技术与罗茨测量技术相结合,采用非接触式传感器,实现了流量计在全量程范围内的误差自动补偿与修正.该流量计自带发信器,且具有全封闭和可拆特点,可显示累和流量值与瞬时流量值,并能进行远传测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增益的计算表明,由于R支及P支的共振自吸收,CO激光器不可能通过增高气压实现频率的连续调谐.  相似文献   
5.
利用压力加宽实验数据和CO分子^+Σg态的分子常数,并考虑了所有可能的CO谱线理叠,计算了2.0kPa-1.0MPa下的振转变线增益,并得出由于R支与P支的共振自吸收及CO激光器不可能通过增高气压实现频率连志调谐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利用矢量场法,在弯曲半径大于芯半径的条件下,较为精确求解了Maxwell方程,得到了导模表达式,并与直光纤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它们之间的相同的相与相异。为光纤弯曲损耗的理论分析及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大型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时间,研究简化电网的潮流计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方法将传统Ward等值技术用于电网简化后,简化电网却产生与原始电网不同的潮流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简化电网的直流潮流计算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功率转移分布因子的直流潮流算法以及使用Ward技术对电网的简化方法。结合上述两部分,给出了基于功率转移分布因子的简化电网潮流计算方法。通过仿真算例表明,所得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简化大型电网的潮流计算、潮流预报等应用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0.13μm SiGe Bi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25 Gbit/s的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单片集成的放大电路。该电路实现了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的单片集成,并采用带反馈系统的跨阻放大器、电感峰化、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等设计有效提高了增益、带宽和系统稳定性。经仿真与测试,该设计增益达到69.9 dB,带宽为19.1 GHz,并在工业级芯片工作温度(-40℃~+85℃)下带宽误差不超过0.1%。该芯片工作时需要的供电电流为45 mA,功耗为81 mW,信号抖动RMS值为5.8 ps,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本设计提供了一种能够适用于100 Gbit/s(25 Gbit/s×4线)光互连系统的设计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协同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对系统核心业务认知不清晰、难于适应变化中的需求、开发效率低与开发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导致系统开发的最终结果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或开发的周期无限延长,从而导致项目处于搁置状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分析了协同办公的目标与核心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从整体上对协同办公研究与开发的模式,该模式自顶向下划分功能需求与模块间组合的方式,并论述了如何在实际的协同办公系统的开发中应用此模式。  相似文献   
10.
深圳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供电系统,针对牵引变电所直流开关柜和整流器柜的安装,采用了自研的绝缘地坪方案,相对于传统的树脂绝缘板,提高了绝缘性能的同时又保证了地面平顺度和美观性,给运营维护带来极大的便利。针对接触网,在深圳地区首次采用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系统,与传统的轨行区接触网停电作业采用人工接挂地线的方式,有效缩短停电和接地时间,提高运营检修效率及安全性。同时提出弓网关系优化方案,有效改善刚性接触网运营工况和受电弓磨耗。并且通过节能技术减少牵引网和高次谐波引起的损耗等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杂散电流监测方面,通过简化系统结构,采用系统集成方案替代了原杂散电流监测系统中心级功能,减少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