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56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4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遗传-多点退火接力混合算法是先进行遗传算法操作,再接力使用模拟退火法操作的一种尝试。其关键在于遗传算法中变异的处理及退火中初始温度和降温值的处理。给出了该方法的基本过程和原型过程的数学描述,对算法中的罚因子,变异情况及温度值的选取进行了分析。通过具体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将此方法用于非线性约束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四层卷焊管具有可靠性高、强度高以及抗渗漏性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承受高压的管线中.四层卷焊管生产的关键技术是其成型技术.综合阐述了四层卷焊管成型过程中的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3.
采用热压+热轧复合法在500 ℃制备了3层、5层和7层配置的Ti/Al多层复合材料(LMCs),研究了拉伸和埃里克森杯突试验过程中复合板的裂纹萌生和扩展行为,分析了界面约束效应对复合板力学性能和冲压成形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板界面具有微米级厚度的金属间相,导致其具有较强的界面结合。随复合板层数的增加,其屈服强度(YS)和极限抗拉强度(UTS)增加,延伸率(EL)和韧性降低,且由于热轧形成了强基面织构,复合板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明显增加。同时,复合板的加工硬化指数(n)和塑性应变比(r)均降低,屈强比(σs/σb)增大,这些均导致了复合板的冲压成形性能变差。对于层数较少的复合板,在断裂过程中界面脱粘起了主要作用。由于界面结合不佳,界面易发生分层,通过抑制裂纹萌生、促进裂纹偏转和钝化、降低裂纹扩展的驱动力,有效地延缓了复合板的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4.
一、技术引进、技术能力与技术进步技术革命的先驱者取得技术进步,往往要经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以及实现工业化生产等许多必要步骤。虽然取得技术进步的道路、模式、速度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的做法与作用效率等在国与国之间有所区别,但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史证明了技术进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发展中国家作为技术发展的后来者,不必要重复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全过程。换句话  相似文献   
5.
Mn18Cr18N钢护环热成形新工艺数值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Mn1 8Cr1 8N(N的质量分数为 0 .689% )钢护环自由锻成形时易出现开裂、组织性能不均匀、可控性差等难题 ,研究开发了坯料包套模内冲挤 ,分步扩挤复合成形等一系列省力成形新技术。通过热力模拟与计算机数值模拟 ,研究了复合热成形的机制 ,优化了实用的热力学参数 ,获得了所需的工艺过程信息与各种场量信息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对Al-Zn-Mg-Cu合金第二相粒子分布和晶粒尺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均匀化改锻后的坯料进行了固溶+过时效和直接过时效的中间热处理,分析了新型Al-Zn-Mg-Cu高强铝合金经过不同中间热处理后微观组织中第二相粒子的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第二相粒子分布特征对随后热变形和退火工序过程中晶粒尺寸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锻坯经过400 ℃×12 h直接过时效中间处理后,组织中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呈现“双峰”分布特征;把具有该组织特征的试样加热到420 ℃的始锻温度,进行50%的压缩变形,再经400 ℃×1 h退火处理后,得到比较均匀细小的晶粒组织。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力模拟实验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测试方法,研究温度为350、420℃和应变速率为0.1 s-1条件下新型Al-Zn-Mg-Cu超高强铝合金轴对称热压缩变形以及400℃、1 h退火微观组织和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在350℃条件下进行80%的压缩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变机理是动态回复和大应变几何动态再结晶;主要织构是沿着α取向线分布的黄铜织构{110}112和少量的Goss{110}001织构;退火过程中发生静态回复和程度较小的静态再结晶,出现旋转立方织构{100}011,黄铜织构Brass{110}112沿着α取向线向Goss织构{110}001转变;420℃进行80%压缩变形的微观晶粒组织较均匀,细小的再结晶晶粒分布在变形剧烈的晶界或三角晶界处,织构类型为旋转立方织构{100}011;退火过程中发生亚动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该过程中旋转立方织构{100}011减弱,并出现黄铜织构{110}112。  相似文献   
8.
利用ProCAST有限元软件对55 t大型锻造用钢锭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钢锭与锭模之间不同换热系数的冷却条件下,钢锭纵截面疏松缺陷的分布区域、形貌及疏松程度的演变规律。模拟分析得出,当钢锭与锭模之间的换热系数为1 200 w(/m2.k)时,钢锭内部的疏松缺陷面积最小,疏松程度最低。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重大使命,也是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本文基于研究生教育的时代要求和培养特点,阐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和培养的创新做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力模拟平面压缩实验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组织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新型Al-Zn-Mg-Cu高强铝合金热压缩变形以及退火微观组织和织构。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为350℃,应变速率为0.1 s~(-1)的条件下,合金微观组织演变机理为动态回复和大应变几何动态再结晶,出现旋转立方织构{001}110和黄铜织构{111}110,分别沿着α-取向线和β-取向线分布;退火后旋转立方织构减少,黄铜织构增多,旋转立方织构沿着α-取向线向黄铜织构转变。在变形温度为420℃,应变速率为0.1 s~(-1)的条件下,合金变形组织较均匀,再结晶晶粒分布在变形剧烈的晶界或三角晶界处,出现的织构种类主要有旋转立方织构{110}110、黄铜型{011}211织构;退火过程中发生亚动态再结晶,旋转立方织构强度增强,黄铜型{011}211织构有向高斯织构方向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