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0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9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是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层位,相继发现了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古隆起周缘中组合和马家沟组盐下等多套含气层系,证明了盆地下古生界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也揭示出深化古地理重建工作的急迫性。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对早古生代重点时期的古地理进行了重建,进而提出了成藏区带划分的新思路。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太古宙—元古宙裂陷沉积、寒武纪—奥陶纪沉积-剥蚀、石炭纪—三叠纪拗陷稳定沉积、侏罗纪—白垩纪挤压成藏和晚白垩纪—现今调整定型等5大阶段。盆地下古生界古地理格局经历了早-中寒武世的古陆消减、沉积增长、边缘裂陷阶段和早奥陶世的隆-坳相间阶段,并控制了优质成藏区带的分布。结合近期勘探研究进展,依据源-储组合和空间分布,划分出了基于主控因素的4类成藏区带:潮缘滩白云岩成藏区、奥陶系盐下台内丘滩成藏区、西部双滩带白云岩和页岩成藏区以及岩溶-滩相白云岩成藏区。不同区带显示出了不同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需要选择针对性的勘探策略。  相似文献   
2.
西南地区二叠系层序成因格架及储集体分布关系的研究表明,不同成因沉积盆地的层序内部构型及成因格架不同,其中储集体特征及分布亦各异,总体而言,该区二叠系层序格架中的有利储集体主要包括:(1)低水位体系域中的盆底-斜坡扇,浪控三角洲砂体,河谷充填-进积复合砂体,混屑浊积岩、冲积扇砂体,丘礁组合;(2)海侵体系域中的浅滩及障壁滩砂体、河口湾砂体,潮控三角洲砂体,扇三角洲砂体,丘礁滩组合,火山碎屑浊积岩、浊  相似文献   
3.
针对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胡12块严重非均质油藏,采用室内实验对注水前后实际岩心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地质作用。结果表明,酸性介质条件的化学动力作用加速了碎屑组分中的长石类矿物尤其是斜长石的溶蚀,同时生成了新的高岭石晶体并分布于细小孔喉,但对碳酸盐类矿物的影响较小。注水冲刷等物理动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储集层泥质矿物总量的降低和粉砂—极细砂级石英颗粒的缺失,且主要发生在物性较好且优势渗流通道较发育的层段。在储集层孔喉变化方面,注水开发既使相对较大孔喉增加,改善了储集层的渗滤条件,也使孔喉分选程度降低,加剧了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从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等宏观参数变化看,注水开发致使储集层总体平均有效孔隙度降低4.63%,而总体平均有效渗透率上升8.93%,原始物性不同的储集层注水后物性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图7表3参15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对川东南和湘西地区志留系小河坝组37件砂岩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及其相关的伴生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小河坝组砂岩的稀土总量较高,LREE/HREE及LaN/YbN等比值显示轻、重稀土分异明显,REE分布模式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亏损,轻稀土段呈明显的"右倾",重稀土段则为"平坦状"及明显的Eu负异常,Ce基本正常。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Ceanom)反映了川东南地区小河坝组砂岩沉积时海水介质为缺氧环境,而靠近黔中隆起则为氧化环境。同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了该区志留系小河坝组砂岩的母岩物质源自活动大陆边缘抬升基底型的古老沉积岩再旋回沉积物和碱性玄武岩混合区。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川东南地区志留系小河坝组砂岩的物源来自雪峰山隆起南西段的古丈、芷江、沅陵、怀化及通道一带的新元古界板溪群及其侵入板溪群中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及中基性喷出岩。湘西地区的物源来自雪峰山隆起北东段常德、桃源、安化一带的新元古界板溪群的夹少量中基性喷出岩。   相似文献   
5.
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烃源岩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桂中坳陷泥盆系发现多处油气苗及沥青,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对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烃源岩进行了研究,认为烃源岩的分布受沉积相控制明显,主要为台盆相暗色泥页岩和深灰色、灰黑色泥灰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混合型和腐殖型,总体为混合型,生烃源来自于海洋性浮游生物和陆生植物,具有混合型母质来源的特征;烃源岩Ro值都大于1.5%,有的甚至达到2.03%,均属于高成熟阶段,现今以提供干气为主;石炭纪早期开始生烃,石炭纪中晚期-二叠纪末期处于生油高峰期,至三叠纪早期生排烃结束。  相似文献   
6.
电动机经济运行,就是在拖动实际负载的情况下,使电动机运行效率最高。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与负载是否合理匹配,对电动机节能影响很大,因为每台电动机,本身都存在一个最佳负载率,(4极电动机通常为0.6~0.75,二级电动机通常为0.7~0.95,可从异步电动机特性曲线上看出),只有在此负载率下,电动机的效率最高。然而,目前我矿已安装的异步电动机,从电平测试结果看,大多数难以在最佳负载率下运行。所  相似文献   
7.
红选厂是红透山矿用电大户,每天用电量9~1O万kWh,最高达12万kWh,占全矿用电量近一半。历史更高单耗达每吨75kWh,用电成本占总成本的28%,是全国有色系统选矿中单耗较高的单位之一。当前电力短缺,用电问题已构成制约选矿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下面把红选厂测试小组测试的电能平衡结果作一简单介绍。一、电能平衡测算结果分析1.经电能平衡测试找出红选厂用电构成分布状况(见图1)。  相似文献   
8.
陈洪德 《大众用电》1989,5(3):60-69
变压器经济运行,就是在接有实际负载的情况下,使变压器运行效率最高,损失最小。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与所接实际负载是否合理,对变压器节能影响很大,因为每台变压器本身都存在一个最佳负载率,(一般通常为0.5左右,可从变压器技术特性曲线上看  相似文献   
9.
基于钻井及地震地层对比剖面、系统性的寒武系厚度、寒武系各层段超覆尖灭线以及前奥陶纪古地质图等编图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除了发育伊盟隆起、吕梁隆起和中央古隆起外,还发育乌审旗-靖边古隆起。乌审旗-靖边古隆起核部缺失整个寒武系,周缘寒武系由老到新依次向古隆起超覆。进一步的古构造分析表明,奥陶纪沉积期受寒武系乌审旗-靖边古隆起的继承性影响,该区仍为低幅度的水下隆起,对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沉积与储层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乌审旗-靖边古隆起东、西沉积分异明显;二是乌审旗-靖边古隆起、中央古隆起和吕梁隆起的共同障壁作用形成了盆地东部米脂盐洼;三是乌审旗-靖边古隆起上发育浅水沉积特征的丘滩体等有利储集相带,海退期则由于间歇性暴露而利于溶孔型储层的形成,是奥陶系盐下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0.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三角洲沉积体系与沉积模式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为陆相碎屑岩沉积,其中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湖泊扇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三角洲体系2类.湖泊扇三角洲体系主要见于上侏罗统遂宁组、莲花口组地层之中,由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前扇三角洲亚相构成.湖泊三角洲体系主要分布于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等地层中,有长轴三角洲和短轴三角洲2种类型,包含的亚相有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的沉积模式有2种,即冲积扇-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模式及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