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对网络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采用DNS轮序、网络地址转换和网络负载均衡群集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外、内网双重调度机制和具有缓冲能力的可伸缩网络,解决了网络服务的负载均衡、响应时间、吞吐率和可靠性问题。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鞠洪尧 《电信科学》2016,(6):177-185
应用服务器关键硬件的承载状态及应用软件自身的工作状态是网络应用系统服务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应用服务器中央处理器、内存、网络流量、应用软件目录、文件等监控技术的研究,将动态综合监控、安全审查、应用软件智能修复技术进行集成,构建了网络应用系统的智能监控体系架构,并阐明了实现原理和方法,解决了网络应用系统软硬件工作状态综合监控问题,实现了应用系统硬件和软件工作状态异常时自动报警、定位和应用软件遭受攻击时自动修复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大数据网络服务器群智能伸缩原理及架构的构建过程,对大数据网络服务器群智能伸缩涉及的关键技术做了深入的探讨.围绕服务器群工作负载监测、服务器数量智能增减控制以及访问负载调度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给出了大数据网络服务器群智能伸缩机制和实现方法,为大数据网络智能伸缩及有效节能提供了技术支持.依据所提的构建方法和关键技术,给出了大数据网络服务器群智能伸缩模型.  相似文献   
4.
局域网跨地域互联是解决局域网间通信和资源共享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地址转换和DNS轮序技术原理的研究与分析,给出了不同地域局域网通过Internet进行互联的具体策略,同时给出了局域网互联后实现公共应用全局负载均衡及私有应用互访的具体策略,介绍了Windows server2003环境下各策略的具体实现步骤.测试结果表明,该网络互联策略顺利的实现了跨地域局域网的有效互联,且规避了互联后局域网中的IP地址冲突问题,解决了局域网中公共应用的全局负载均衡及内部私有应用的互访问题.  相似文献   
5.
负载均衡技术是提高应用服务器承载能力和效率关键技术,通过对DNS轮序排程和网络掩码排序技术原理的深入研究,将两种技术进行了有效结合,给出了解决网络负载均衡问题的具体方法,该方法详细介绍了DNS轮序排程和网络掩码排序的实现过程及Windows Server 2003环境下的配置与测试步骤;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用户访问负载在各应用服务器间的有效均衡,提高了访问的响应速度,且系统工作稳定、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6.
网络架构优化及其各节点的实现策略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数字化校园网络的链路均衡技术和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给出了具有高稳定性、高可伸缩性的网络架构,同时给出了架构中外部接入的互联及链路均衡策略、内部应用服务的二级负载均衡策略,Windows Server 2003环境下各策略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网络架构在多个策略的支持下有效地实现了稳定的互联及链路均衡、高可伸缩性及高效负载均衡的目标,有效地增强了服务器性能的适应性,降低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硬件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7.
链路优化和负载均衡是提高网络响应速度的关键技术,通过对链路聚合及负载均衡技术原理及实用性的研究,将DNS轮序、网络地址转换及负载均衡群集技术进行了有效的结合,提出了基于不同链路实施调度的负载均衡策略,该策略既实现了优先利用同网链路传输数据,又解决了网络负载三级均衡问题,提高了网络的响应速度、可靠性和可伸缩性,同时给出了策略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Windows Server 2003测试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稳定性,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8.
网络负载两级均衡策略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载均衡技术是解决网络应用服务器超载和缓解数据拥塞的关键技术,通过对负载均衡技术原理及实用性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集DNS轮序,网络掩码排序和负载均衡群集技术为一体的两级混合负载调度策略.该混合策略既实现了全局和局部网络负载的有效调动,又解决了应用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可伸缩性问题,同时给出了混合策略的实现方法和步骤.通过Windows Server2003对混合策略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两级混合负载均衡策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校园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和工具实现校园内部的各项资源信息化,方便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从而迭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本文阐述了高校信息化的建设目标、特征及总体框架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