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聚砜为基质材料,选用无机盐为成孔添加剂,同时加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纺制了用于制备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基膜.实验结果表明,基膜的水通量随着铸膜液中聚砜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减小;随无机盐含量的增大而上升;随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明显提高,且在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时达到最大值;铸膜液的温度越高,基膜水通量越大,但断裂强度有所下降;芯液中溶剂的质量分数增大,基膜水通量减小,断裂强度增大;随着空气浴高度的增长,基膜水通量增大.  相似文献   
2.
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渐进损伤分析的数值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连续损伤理论, 推导了含损伤裂纹的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了考虑界面脱粘破坏的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细观体胞模型, 并将有限元网格尺寸和单元裂纹尺寸引入损伤演化方程。采用Hashin准则和von-Mises准则分别判断纱线与基体的初始损伤, 结合Eshelby-Mori-Tanaka方法确定材料的刚度退化系数。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材料进行渐进损伤分析, 得到了材料在单向拉伸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极限强度。计算结果表明, 轴纱为材料的主要承力部分, 小编织角材料的破坏模式主要为纱线的拉伸断裂, 界面破坏情况较为严重。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三维四步法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材料的细观体胞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宏观弹性常数,讨论了纤维编织角和体积比对弹性常数的影响。采用不同的强度准则分别对纤维束和基体材料进行强度校核,从而得到材料发生破坏时失效单元的体积百分比。根据失效单元的分布情况分析材料的破坏机理,进而预报材料的拉伸强度。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Ac)为均相介质,以二甲基亚砜为非均相介质,研究了L-丙交酯与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并考察其接枝反应的反应效率,利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均相反应能缩短反应时间,具有更高的反应效率,且在[BMIM]Cl中更高;均相接枝共聚物趋于无定型,但其热稳定性高于非均相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在离子液体中的均相接枝共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小进  程春祖  朱庆松  武长城 《化工学报》2010,61(11):3020-3024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反应介质,壳聚糖(CS)与L-丙交酯(L-LA)发生均相接枝共聚反应,得到了壳聚糖与L-丙交酯的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单体和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分析等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证实了L-丙交酯在壳聚糖分子链上发生了接枝共聚。实验结果表明,在[BMIM]Cl中进行的L-丙交酯与壳聚糖的均相接枝共聚反应效率高于非均相反应。  相似文献   
6.
掺混肥料在我国农业生产用肥中具有突出的优点,江苏瑞安特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因掺混肥主要生产装置掺混机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将传统掺混机筒体内单螺旋叶片改为双螺旋叶片,并增加筒体尺寸。技改后,增加了筒体填充系数,使掺混机的生产能力由每次600~1 000 L提高到1 800~2 200 L,满足生产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对完整复合材料圆柱壳进行了轴向压缩破坏试验,得到了圆柱壳的载荷-应变曲线和破坏载荷,试验结果表明:在轴压载荷作用下,圆柱壳的破坏形式为屈曲破坏。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对复合材料圆柱壳进行屈曲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圆柱壳的铺层顺序进行改进设计,分析了铺层角度对开口圆柱壳屈曲载荷的影响。在开口处加装复合材料口盖进行补强,计算了不同口盖铺层方式下的柱壳屈曲强度。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复合材料叠层顺序可提升结构的屈曲载荷,开口后圆柱壳的轴向屈曲载荷大幅降低,加装口盖可使开口圆柱壳的轴向稳定性得到有效的增强。提出了一种提高含口盖的复合材料圆柱壳轴向屈曲强度的改进设计方法,为复合材料壳体的稳定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Ac)为反应介质,研究了壳聚糖与ε-己内酯的均相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等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均相条件下壳聚糖与ε-己内酯的接枝共聚反应时间短、效率高,在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8 h,催化剂Sn(OCt)2的用量为ε-己内酯质量的0.1%,ε相似文献   
9.
复合材料圆柱壳轴压屈曲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完整复合材料圆柱壳轴向压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圆柱壳结构的破坏载荷和各测量点的载荷-应变曲线,通过分析得出结构的破坏形式为屈曲破坏。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模型,对复合材料圆柱壳进行屈曲分析,将有限元计算的结构变形和屈曲载荷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利用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开口尺寸和铺层角度对含矩形开口的复合材料圆柱壳屈曲载荷的影响。在开口处加装复合材料口盖对结构进行补强,补强后的柱壳结构满足强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