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探索基于木材的微观构造,提出通过测试木材的孔隙度预测木材的绝干密度,为木材绝干密度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通过观察木材的显微构造,进行图像处理,定量地分析木材各部位的力学性质,同时通过对组织比量的研究来探讨其与木材绝干密度的关系,对预测及解释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多晶硅薄膜由于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良好的光电性能,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及光电器件中,尤其在太阳电池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多晶材料晶界处会发生载流子的复合,降低载流子寿命。结晶度与晶粒尺寸是多晶硅薄膜取得良好性能的关键因素,直接制备的多晶硅薄膜一般晶粒尺寸较小、晶界较多,所以常采用非晶硅晶化法制备出晶粒尺寸较大的多晶硅薄膜。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非晶硅薄膜晶化方法,总结了各种晶化方法的机理和制备的薄膜的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间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碳排放量,为倡导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支持。方法 以食物消费为对象,并进一步延伸至食物碳排放。综合运用食物碳排放系数和生命周期法,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对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进行全面的测算,探究食物碳排放演变趋势。结果 中国居民食物结构随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逐年递增,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分别假设2030、2040、2050年逐渐调整其食物消费结构至膳食指南场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分别在2030、2040、2049年达到峰值,温室气体排放量较现状水平均有一定幅度增加。结论 中国食物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碳减排压力较大,并结合上述结果结论,给出合理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利用TFC光学膜系设计软件,设计出空间用GaInP/(In)GaAs/Ge三结太阳电池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DBR)。由15对Al0.2Ga0.8As/Al0.9Ga0.1As组成的布拉格反射器在中心波长850 nm处反射率高达96%,可以使800~900 nm波段内红外光有效反射后被二次吸收,提高了Ga As子电池的抗辐照能力。通过对两种电池结构A、B地面模拟辐照试验获得1 Me V电子辐照下Ga In P/Ga As/Ge太阳电池电学参数随辐照注量退化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应用PC1D模拟程序分析太阳电池内部的载流子输运机理,建立1 Me V电子辐照下两种电池结构中多数载流子浓度和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随辐照电子注量变化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多数载流子浓度和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均随入射电子注量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原电池结构A中多数载流子去除率和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损伤系数明显高于新电池结构B,由此表明包含布拉格反射器的新电池结构具有更强的抗辐照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食源性疾病风险防范技术研究及应用。方法 以知识图谱为载体,通过对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及互联网数据进行知识抽取与关系挖掘,获取常见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与临床表现、潜伏期、易感人群、食品来源之间关联关系。结果 构建了食源性疾病知识图谱,包括390个节点和1 375条边,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一个知识问答系统,实现指定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的临床表现、易感人群、可能食物来源、生物标本采集要求等答案的自动获取。结论 本研究创新提出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食源性疾病风险防范体系设计,构建的食源性疾病知识图谱有效解决致病因子相关检测关键数据字段定义不清,数据孤岛严重等问题。本文搭建的食源性疾病知识问答系统,对提升公众的食源性疾病风险认知,并纠正医护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面向冬奥会食品安全应急保障应用场景,构建“多元集成、有效控制、智慧保障”解决方案。方法 综合运用应急风险评估方法,基于知识图谱集成食品供应链有害因子智能化快筛装置与方法,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奥运食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智慧管控系统,智能生成食品供应链不同环节、不同有害因子应急预案,从而面向系统不同层级用户实现精准推送。结果 运用智能化快筛技术和预测预警技术,该预案在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2022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和冬奥会测试赛、正式比赛期间供奥食品企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结论 以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数据治理为主线、以快筛技术智能化集成为手段,以智慧风险预测与智能预警交互为纽带,推动了食品供应链有害因子系统感知、靶向识别、精准确证,提高了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巴东光伏电站实采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温度、辐照度、系统出力3类原始数据特征及变化特点,以融合准确率和召回率的综合指标为评价依据,提出采集数据的在线清洗与修复方法,最后以电站实采数据为例,进行数据清洗与修复的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根据趋势距离对变化趋势统一的温度数据进行清洗、通过设置动态阈值区间对辐照数据进行分时刻清洗,以及对独立分析困难但适宜联合分析的出力-辐照数据进行匹配度核算和清洗,均可较好地实现离群数据的筛选识别;此外,对残缺数据,根据相应清洗指标最小化原则,进行数据修复,可较好地再现缺失点的数据原貌。  相似文献   
8.
9.
为获得带隙组合对太阳光谱有效的分割利用,基于细致平衡原理,结合p-n结形成机理,应用Matlab语言对GaInP(1.90eV)/GaAs/InGaAs倒装结构电池体系底电池带隙和各子电池厚度进行模拟优化。结果表明底电池带隙为1.0eV时,光电转换效率最高。通过对GaInP(1.90eV)/GaAs(1.42eV)/InGaAs(1.0eV)倒装结构三结太阳电池各结厚度进行优化,综合考虑材料成本及生产技术等因素,最佳厚度组合为1.35、2.83和3.19μm时,光电转换效率为44.4%,仅比最高转换效率低0.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