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准确评价城乡基础设施发展态势有利于基础设施发展策略的精准制定,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及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市-县-镇村三梯度的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6—2016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统计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开展全国26个省城乡基础设施梯度差异度的时空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度空间格局呈现东部沿海地区向东北、西北内陆地区逐渐增大的空间梯级分异特征;同一省份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存在较大差异,基本生活保障型基础设施差异度较小,环境提升型差异较高并成为限制该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门槛;中国城乡基础设施发展处于低质失衡向高质失衡过渡的阶段,处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拐点期.  相似文献   
2.
交通网络演变深刻影响着中心城市腹地范围的变化. 选取1999年、2005年、2011年、2018年4个年份作为时间断面,在扬子江城市群社会经济数据和交通地理数据的支持下,利用改进场强模型并结合GIS方法,研究扬子江城市群腹地范围演变,并提出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思路. 研究表明:(1)扬子江城市群可达性有明显改善,高等级公路大发展时期可达性相对较差,平均可达性大于1.5 h的区域面积占比为42.4%; 到高铁稳定发展时期,扬子江城市群平均可达性为1.5~2 h的区域面积占比仅为0.5%,1.5 h通勤圈已基本形成.(2)扬子江城市群腹地范围演变表现为苏州的腹地较大,腹地面积占比基本在50%以上; 南京腹地面积占比基本在20%左右; 南通腹地面积占比基本在10%左右; 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的腹地相对较小.(3)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设想:打造增长极,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 优化苏中可达性,打造1 h通勤圈; 加速跨江融合,缩小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