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反丁烯二酸、十六醇、十八醇与二十六醇的混合物(混合醇)、苯乙烯为原料,采用先酯化后聚合的方法,合成蜡油的降凝剂——反丁烯二酸混合酯-苯乙烯共聚物.以降凝效果为评价目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合成反丁烯二酸混合酯-苯乙烯共聚物的最佳条件.通过凝点效果实验,考察影响降凝剂对蜡油降凝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共聚物质量分数为0.4 %(基于蜡油的质量)、热处理温度70 ℃、热处理时间30 min的条件下,降凝剂反丁烯二酸混合酯-苯乙烯可使蜡油凝点降低17 ℃.  相似文献   
2.
野营保障力量作为野营保障的核心,对保障力的生成具有重大的影响;针对野营保障的特点,提出"基于效能"的野营保障力量,建立"基于效能"的野营保障力量体系评估模型,运用多层次的灰色综合评价法对体系效能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部队野营保障能力不足以满足基础保障需求的问题,在分析野营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评估模型,应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结合模糊物元分析法解决野营保障能力评估问题。通过实例计算得到的评估结果客观合理,验证了该方法能对野营保障能力进行有效评估,为野营保障能力建设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实现了勤务与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原油降黏剂是为了增加原油流动性,从根本上降低稠油的黏度.开发降黏剂用于解决原油开采过程中的流动性难题,其对缓和能源紧张、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和降低开发难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利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酸酯与苯乙烯、马来酸酐等单体,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一种油溶性的聚合物——三元共聚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得到的合成条件为:丙烯...  相似文献   
5.
为资源化利用煤化工浓盐水废水,开发了采用"AOP+MVR+UF/NF+双效强制循环蒸发结晶"组合工艺的煤化工浓盐水分质结晶技术,并建立了工业示范装置。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流程及工程化应用情况,分析了该技术的主要创新点。工业运行结果表明:回收的产水达到循环水补充水水质指标,硫酸钠、氯化钠产品平均纯度分别为99. 35%、98. 62%,达到工业一级品指标,杂盐含水率≤10%。  相似文献   
6.
以MgO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固体碱催化剂Na2SiO3/MgO。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别对催化剂和产物进行表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Na2SiO3/MgO中的Na2SiO3负载量为20%(以MgO质量计)、醇油摩尔比为10∶1、催化剂用量4%(以大豆油质量计)、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h时,生物柴油的产率可以达到98.77%。XRD表征结果表明,当Na2SiO3的负载量为20%时,Na2SiO3以单层分散的形式附着在载体MgO表面,且没有形成新的晶体。FT-IR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产物分子的官能团结构与目的产物相符。  相似文献   
7.
对煤制合成天然气甲烷化催化剂工业应用全生命周期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煤制合成天然气甲烷化催化剂在不同应用时期内的运行特征;采用硫/碳分析仪、XRD、氮气物理吸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失活催化剂进行检测,分析了不同装填位置催化剂硫中毒、积碳及高温烧结情况;通过不同状态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实验,验证了硫、积碳、烧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程度;并讨论了引起工业催化剂床层热点位置下移直至完全失活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轻度积碳对催化剂活性影响不大,严重积碳会造成催化剂粉碎,床层压降升高;高温烧结会造成催化剂比表面积显著下降,热点位置下移,但不足以使催化剂失活;硫在催化剂上的吸附达到一定值后会向下穿透,硫对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影响显著,对催化剂的高温活性影响较弱,硫在催化剂上的缓慢积累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