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仕香  赖爱平 《特种结构》2007,24(3):61-62,92
本文给出了用加强板加大管道截面系数来增加架空输水管道跨越距离的设计方法及其计算过程,并用实例说明了用此种方法加强大跨度管道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黄仕香 《市政技术》2022,(12):192-198
承插式柔性接口压力管道在弯头等水流方向改变处会产生内水推力,通常有2种止推方法:一是设置支墩,二是在弯头一定范围内采用限制接头。但支墩尺寸往往较大,场地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有些管材不具有限制接头管件。因此,提出了外包混凝土支墩作为止推措施,即在弯管一定范围内浇筑外包混凝土,利用管重、水重、覆土重以及包管混凝土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摩阻力抵抗内水推力。外包混凝土支墩设于沟槽内,占地空间较小,施工方便,工期短,可以解决上述空间受限或无限制接头管件时的止推问题,尤其适用于大管径高水压管道的止推。但现有规范并未明确给出该种止推形式的计算方法,因此根据外包混凝土支墩受力特点,结合支墩和限制接头的止推计算,总结探讨了水平、纵向弯管外包混凝土支墩的止推计算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主管道采用两条并行的DN3 600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沿线多处经过软弱土层或淤泥夹砂层等不良地基.介绍了该工程所采用的有效地基处理方法及特殊地段采取的关键措施,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合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大跨度钢结构关键连接节点,对铸钢节点的构造选型进行了设计。根据原型节点的受力特点,设计制作了1∶2的节点模型及其加载装置,并且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对节点各分支杆件的应力状况和变形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1.3倍设计荷载作用下,节点大部分区域处于弹性受力状态,节点杆件的转角和位移很小,说明该节点在承载力和刚度方面能够满足安全性和适用性要求;位于节点中轴面上的杆件连接耳板和销轴受压偏斜变形,为此提出了改进构造的措施——将杆件耳板直接顶压在节点区域,销轴不是用作抗剪构件而仅作为限位构件。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符合较好。结合本研究针对铸钢节点的研究、设计制造、材质检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开展了3个混凝土单层空间框剪结构模型的拟静力试验,考察了它们在楼板参与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并与弹塑性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楼板对抗侧力构件剪力分配的影响。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框架梁总体上破坏较晚且破坏程度明显小于剪力墙和框架柱;2)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附近楼板损伤较大,该处楼板钢筋承受较大拉应力;3)考虑实际楼板作用和忽略楼板作用相比,前者情况下框剪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平荷载有所增大,同时剪力墙在所有抗侧力构件中的贡献比例也有所提高;4)具有相同横截面积和配筋的不同位置框架柱所承受的剪力总体上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6.
开展了3个混凝土单层空间框剪结构模型的拟静力试验,考察了它们在楼板参与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并与弹塑性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楼板对抗侧力构件剪力分配的影响.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框架梁总体上破坏较晚且破坏程度明显小于剪力墙和框架柱;2)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附近楼板损伤较大,该处楼板钢筋承受较大拉应力;3)考虑实际楼板...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框剪结构的落层倒塌碰撞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波  黄仕香  赵新宇 《工程力学》2012,29(6):176-187
开展了3 个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模型结构的落层倒塌碰撞试验,具体分为低周反复推拉和单向推覆两个阶段。该文主要介绍第二阶段的试验情况,该阶段重点考察模型结构的落层倒塌模式和相应的碰撞荷载时程及其平面分布。试验结果表明:① 剪力墙面外折断和柱轴压比增大是诱发落层倒塌的重要原因;② 落层倒塌碰撞是一个多体接触的复杂动态过程,碰撞荷载时程包含两组波动;③ 碰撞荷载的大小与碰撞双方材质密切相关,混凝土构件撞击钢板产生的总碰撞荷载最大值是倒塌层及其以上总重力荷载(含楼板和梁的自重、柱和剪力墙自重的一半,以及全部配重)的7.90 倍,而混凝土构件撞击钢-混凝土组合板产生的总碰撞荷载最大值仅为倒塌层及其以上总重力荷载的3.58 倍。  相似文献   
8.
吴波  黄仕香 《工程力学》2013,30(3):306-314
针对上楼板、下楼板碰撞的两种极限状态 -- 完全塑性碰撞和完全刚性碰撞,开展了碰撞过程中动能转移量的理论分析,考察了上板、下板质量比对动能转移量的影响,同时进行了2种极限状态下动能转移量的数值计算;提出了结构倒塌时上板、下板碰撞效应的一种简化评估方法,具体包括2个步骤:1) 下板的非线性静力分析;2) 采用能量平衡原理估算上板的最大允许重力荷载。研究表明:上板、下板质量比等于1时,完全塑性碰撞后的总动能转移百分比和下板动能转移百分比分别为33.3%和16.7%;完全刚性碰撞后的下板动能转移百分比与碰撞前上板速度、碰撞后上板周边反弹速度等参数有关,上板、下板质量比等于1时下板动能转移百分比为44.4%~97.1%;采用通用软件ABAQUS计算得到的两种极限状态对应的下板动能转移百分比,总体上与理论分析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