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氯化锡对高酸值油脂酯化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利用高酸值油脂生产生物柴油是现今研究的热点.以高酸值油脂为原料,采用四氯化锡作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通过实验较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加入量、甲醇比例、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高酸值油脂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化锡对高酸值油脂酯化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催化剂可以回收重新使用;通过两步酯化,酯化率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亚麻籽油与中药天然产物复配得到了一种具有缓解视疲劳作用的软胶囊。为了评价该软胶囊的安全性,对该样品进行30d大鼠喂养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脏体比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等各项指标与阴性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亚麻籽油中药软胶囊属无毒级,可开发成为高附加值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3.
食用油脂掺杂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但是实现其快速准确检测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综述食用油脂掺杂检测技术体系分析指标,重点分析探讨了感官特征、物理化学特征以及谱学识别特征。此外,宏量化学组分(甘油三酯、脂肪酸)及其后生产物(反式脂肪酸、甘油三酯聚合物等)是决定油品多方面性质的核心指标,其存在具有必然性,且以光纤光谱仪为代表的便携化紫外光谱仪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和推广,也为此类技术用于生产、流通、销售和应用等各阶段的食用油脂掺杂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由酶法和化学法制备的α-亚麻酸甾醇酯的降脂活性。方法:在对α-亚麻酸甾醇酯组成和品质特性测定的基础上,采用金黄色地鼠高脂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市售甾醇酯为对照,研究合成产物对动物血清和肝脏中脂质水平、抗氧化能力以及肝脏LDL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由酶法和化学法制备的α-亚麻酸甾醇酯纯度在95%以上,共轭二烯值和共轭三烯值未超过2.5mmol/kg和0.6mmol/kg,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0.1%。与高脂对照相比,由α-亚麻酸甾醇酯饲喂的金黄地鼠血清中TC,TG,LDL-C和HDL-C以及肝脏中TC,TG水平显著下降,且效果显著优于市售甾醇酯;由α-亚麻酸甾醇酯饲喂的地鼠肝脏中LDL受体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脂对照组和市售甾醇酯组;甾醇酯对机体抗氧化水平均未产生显著影响。结论:酶法和化学法制备的α-亚麻酸甾醇酯组成较为一致,并且均具有显著的降脂活性,但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其降脂机制与增加肝脏中LDL受体mRNA表达水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油为原料,KOH作催化剂,通过大豆油与乙醇的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大豆油脂肪酸乙酯。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法中的Box-behnken模型对影响大豆油脂肪酸乙酯转化率的四个主要因素(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大豆油脂肪酸乙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KOH用量1.3%,醇油比8.3∶1,反应温度74.8℃,反应时间130min。在此条件下,酯转化率达98.93%。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乙醇浓度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亚麻木酚素(SDG)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相应洗脱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亚麻籽粕相比,洗脱物的纯度和抗氧化活性均有一定的提高。其中,30%乙醇洗脱物中SDG含量最高为62.49%,该洗脱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4.2%,对Cu~(2+)的还原能力为0.91 mg Trolox/mg样品,对Fe~(2+)的螯合率为53.54%。  相似文献   
7.
简要分析了我公司402^#盐析结晶器原因设计不合理对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改造方案;重新改造了该结晶内相关的工艺管线。实践证明,这些改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优化了微波预处理亚麻籽降低其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的条件,并比较了甘肃亚麻籽在最佳微波条件下微波前后压榨油的品质变化,同时对比了另外五个不同品种亚麻籽在最佳微波条件下其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在微波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微波条件为功率700 W,时间6 min,亚麻籽水分17%。在此微波条件下,甘肃亚麻籽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降低至(4.18±0.23)mg/kg,其压榨油的酸价显著升高,过氧化值显著降低,黄色值、红色值均微弱增加。脂肪酸组成、甾醇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总酚含量是直接压榨亚麻籽油的1.42倍;另外五个不同品种亚麻籽仅哈尔滨亚麻籽压榨饼中生氰糖苷的含量为(15.40±0.47)mg/kg,其余四个品种的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均在5 mg/kg以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饱和度脂肪酸甾醇酯的降脂活性及其在低芥酸菜籽油中的氧化稳定性。方法:以油酸甾醇酯、亚油酸甾醇酯、α-亚麻酸甾醇酯和混合脂肪酸甾醇为试材,采用金黄地鼠高脂模型研究其降脂活性。通过测定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起始温度研究4种甾醇酯在低芥酸菜籽油中的氧化稳定性,比较脂溶性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抗坏血酸棕榈酸酯3种天然抗氧化剂对强化体系的抑制氧化效果。结果:油酸甾醇酯、亚油酸甾醇酯、α-亚麻酸甾醇酯和混合脂肪酸甾醇4种甾醇酯中以亚油酸甾醇酯和α-亚麻酸甾醇酯最为显著,添加到低芥酸菜籽油中能导致油脂氧化诱导时间减少,氧化起始温度降低,其降低幅度与连接在甾醇酯上脂肪酸的不饱和双键数呈正比;添加脂溶性茶多酚、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等天然抗氧化剂能有效缓解氧化过程,其中脂溶性茶多酚效果最为显著。结论:连接在甾醇酯上脂肪酸的不饱和双键数对其降脂活性和氧化稳定性均能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亚麻籽油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成年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摄食亚麻籽油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显示,28d后各剂量亚麻籽油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下降达到27.0%~35.1%、甘油三脂下降3.8%~28.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3.48~9.28mg/dl。亚麻籽油对血脂调节作用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