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敏传感器的原理及在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瓦斯爆炸的危害、瓦斯爆炸的原理引入,分析了气敏传感器在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中的重要作用,设计了应用气敏传感器预防煤矿瓦斯爆炸的应用电路,并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确定了组成电路各元器件的选用方法、功能特点及其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前发生的交通事故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酒后驾车,造成的损失和伤害无法估计,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气敏传感器的类型、应用,并利用气敏传感器对预防酒后驾车作了较详细的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渤海油田南堡35-2油田南区地下原油粘度高(达到800mPa·s),存在单井产能低、采油速度小、过渡带部位的油井含水上升快等问题,对弱凝胶提高开发效果进行了探讨。通过动态分析,认为含水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原油粘度较大,流度比不利;从水驱油理论出发,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对南区水驱效率较低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剖析;提出利用弱凝胶驱油来改善水油流度比,提高水驱油体积波及系数,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矿场试验井组证实,该方法对改善水驱效果、保持地层能量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MG150-W型采煤机的使用性能,通过对采煤机液压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主油泵润滑不好,易损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采煤机主油泵易损坏的原因,完成了对采煤机牵引部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5.
运用高斯面函数计算稠油冷采井蚓孔直径变化,用扩散限制凝聚分形模型模拟蚓孔增长形态。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一套稠油冷采井砂产量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稠油冷采井砂产量数据,获得稠油冷采井蚓孔增长形态和蚓孔特征参数。分析结果有利于优化稠油冷采井井距,优选完井设计参数,并作为压力、产量分析或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渤海湾某稠油油田常规开发单井产能低、采油速度低、预测采收率低的问题,提出采用多元热流体吞吐改善海上稠油开发效果同时,借助小型化热采设备研究的新突破,开展了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的先导试验对先导试验井不同阶段的生产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周期内产量递减规律和含水变化规律,并借助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其合理生产压差实践表明,多元热流体吞吐产能是常规开采产能的1.5~3.0倍,开创了国内外海上稠油热采的先例。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高速A/D转换电路采集超声波接收信号,并利用DSP进行无延迟的滤波处理.通过接收波形与其反向波形的拟合及其方差分析和假设检验来确定接收波形的起始时间,并利用插值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时间测量精度.通过超声波在三坐标轴来回的传播时间与空气流速间的关系,求算出三维风速与风向.结果表明,测量可靠性及精度得到提高,电路设计也得到简化.  相似文献   
8.
基质酸化中考虑圈闭效应的泡沫分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质酸化中,泡沫因其污染小且有助排的作用而成为一种很好的酸液分流剂。通过对泡沫分流机理的分析,结合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以及泡沫控制流度的机理分析,考虑分流前后气相饱和度的差异,引入圈闭因子的概念,提出了考虑圈闭效应的一种新的泡沫分流数学模型,可以通过此模型来预测泡沫的分流效果。并通过计算实例给出了计算方法,得出两条结论:泡沫注入量有一最佳值;圈闭因子是影响泡沫分流的最重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稠油冷采井早期存在泡沫油黏度增大和蚓孔快速生长的特征,导致其与常规油井特点相比,产量特征有较大差异,无法用传统产量递减模型进行分析。为此,基于线源理论,提出了1套用于稠油冷采井动态的虬孔模拟研究的综合模型。研究表明,蚓孔增长速度和增长期在产量动态上的特征非常明显。通过拟合稠油冷采井现场数据,可计算出蚓孔增长速度和增长期,以便用于冷采井的合理井距、加密井井位的确定,以及冷采后期优化调整和稠油冷采井早中期产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液压制动系统协调控制下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电动汽车制动过程的稳定性,分析了电动汽车电机的制动和液压制动的过程,并依据电动汽车制动转矩的要求,提出了电机制动与液压制动模式的切换方案及制动转矩的协调控制方案。利用仿真软件平台建立了电动汽车电动液压制动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改变制动强度,获得了电动汽车制动稳定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强度制动工况,电机制动系统可有效满足汽车制动的需要,而液压制动系统无法达到相应工作要求;对于中等强度制动工况,电机制动系统及液压制动系统可有效协调工作,并实现稳定制动过程;而对于高强度制动或高蓄电池SOC工况,采用电动液压制动系统可有效保证车辆的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