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联醇生产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 由于甲醇合成比氨合成多耗氢而不耗氮,随醇氨比的上升,必须提高气体中氢含量和降低氮含量,必然造成造气炉发气效率和发气量下降,而给造气的操作增加难度。对碳铵厂来说,生产甲醇后,氨不平衡还必须上脱碳才能达到氨碳的平衡。对尿素厂来说,若原尿素与氨基本平衡,若生产甲醇后不扩大总氨产能,则每生产1t甲醇将减产1.4t尿素。  相似文献   
2.
自从甲醇直接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由试验到逐步推广,先是山西省大同、太原在公共汽车上使用,继而在北京公交上进行了试验。由于甲醇燃烧完全,在汽车排放的尾气中残余一氧化碳含量经测定,烧汽油时为0.84mg/L,而烧甲醇时为0.05mg/L,后降低了16倍。因此甲醇汽车标上了“绿色环保汽车”。  相似文献   
3.
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甲醇开始向燃料市场倾斜,有掺入甲醇一定比例的汽油作燃料,有配制以甲醇为主体的甲醇燃料代替汽油,还有经对汽车发动机稍作改装后直接用甲醇代汽油。虽然甲醇用作燃料目前还有争论,但已经由于汽油价格的上涨而带动甲醇市场仍维持在较高价位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原油的贫乏、煤资源的丰富,用甲醇代汽油作燃料,在不远的将来,必将纳入燃料的又一个主体。“甲醇是一颗后石油时代的希望之星”。  相似文献   
4.
随着甲醇市场的起落,甲醇催化剂市场也时有起落,但总体是在上升中,尤其当甲醇市场红火时,生产甲醇的利润率高,不少企业只追求甲醇产量而不顾及其它。为此本文专门谈如何用好催化剂,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提高单位体积催化剂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回顾合成氨的联醇工艺,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实现了工业化,这是化肥工业史上的一次创举,它使化肥企业的产品结构突破了单一的局面,节能降耗有了新发展,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到20世纪80、90年代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联醇在全国遍地开花。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甲醇开始向燃料市场倾斜,这已经是个无法阻挡的趋势,这就使合成氨工艺有了联醇后亦又有甲醇合成的联氨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严廷良 《氮肥技术》2007,28(3):18-26
以问答的形式阐明了联醇生产中甲醇合成工序的设计、建设、施工、投产、运行及催化剂的使用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甲醇市场的红火,由合成氨厂上马的甲醇装置越米越多,单装置的能力也越来越大,随甲醇合成塔的直径的增大,每次用催化剂的用量也越来越多了。这样除了低压甲醇厂对催化剂还在用低氢还原外,中压、高压的联醇装置或单醇装置有氢氮气源条件下,行业里可能已很少再用低氢还原方法了,但由于对甲醇合成铜催化剂性能认识的不一致,因此各家制定的高氢还原的方案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9.
严廷良 《化肥工业》2004,31(3):35-37,41
由于近年来甲醇市场看好 ,国内新建、扩建甲醇装置大幅增加 ,因此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是生产规模较小的联醇企业在今后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根本。笔者就目前国内联醇装置存在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以期提高联醇装置的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严廷良 《氮肥技术》2005,26(6):16-23,52
对联醇生产中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