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体法制备了聚氨酯接枝及互穿网络改性环氧树脂,研究了酸酐为固化剂的条件下,制备工艺及聚合物结构对聚氨酯(PU)改性E-51环氧树脂(EP)性能的影响。实验确定了异氰酸酯的官能度、聚丙二醇(PPG)的分子量及聚氨酯预聚体含量等对改性产物冲击强度、微观形貌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材料冲击强度随PPG分子量的增高而增大;互穿网络(IPN)结构改性E-51的抗冲击性能优于接枝改性,冲击断裂面上阻碍裂纹发展的点明显多于后者;支化PU改性E-51热稳定性高于线形PU改性,280℃热失重接近未改性环氧树脂。  相似文献   
2.
PU接枝E-51改性R-122环氧树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聚氨酯(PU)改性E-51/R-122环氧树脂材料,探讨了PU改性E-51对R-122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冲击断面,利用DMTA对改性所造成的耐热性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U接枝E-51可以使R-122的马来酸酐溶液在-10℃保持液态;当PU接枝E-51质量百分数为30%时,改性R-122材料抗冲击性能较纯R-122材料提高150%;此时材料tanδ曲线到达峰值的温度较未改性R-122材料下降约15℃。  相似文献   
3.
以乙烯基己内酰胺为温度响应型原料,对二氧化钛(TiO_2)进行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最后以罗丹明B为模型污染物,探讨了温度对TiO_2-聚乙烯基己内酰胺(PVCL)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之后TiO_2仍为锐钛矿TiO_2的晶相结构;TiO_2-PVCL可以由温度控制实现相分离;40℃时TiO_2-PVCL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速度约为25℃时的1/7。  相似文献   
4.
首次报道了采用超声、高速剪切分散的方法制备二氧化双环戊二烯与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对制得的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电镜扫描、热失重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其中当二氧化硅添加的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了36.57J/M,比纯树脂提高了252%.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断...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的匮乏和产品游离甲醛的超标问题是目前困扰我国人造板业发展的瓶颈。我国人造板生产和消费量大,由于从2016年起国家严格限制木材的采伐,刨花板生产原料来源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基于来源丰富和可再生的农林废弃物的环保生态板的制备就成为解决目前人造板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本论文以果壳废弃物为原料,自制的木质素改性聚氨酯预聚物为胶粘剂,经热压工艺生产出符合使用要求的无甲醛中密度生态板。详细研究了果壳粉含水量、细度、粘合剂用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等参数对所制备板的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果壳粉含水量10%、原料细度20~40目:80~100目(1:1)、粘合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5.0%、热压温度140℃、热压时间20min,压力25.0MPa,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板的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中密度板刨花板国家标准(GB/T 11718-2009)规定值。本研究结果为丰富的果壳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实际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