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CFX型差动式风力干选机设计的主体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CFX-24×2差动式双层风力干选机有效地克服了普通干选设备不适应原煤较高水分、分选效果差等不利因素,通过在吴四圪堵煤矿的试验证明,选后精煤产品发热量提高了2.09MJ/kg,分选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FGX—1型复合式干选机是一种分选效率较高,适用性较强,具有多次分选功能的新型干选机,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选煤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对该机的入料粒度与分选效果之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FGX、FX以及CFX型干法选煤机的分选原理、结构、性能及激振器传动机构的特点,重点分析了CFX差动式干法选煤机的分选效果及较另两种分选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FGX-1型复合式干法分选机的入选粒度与分选效果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机最佳的入选粒级范围。  相似文献   
5.
么大锁  任尚锦 《机电工程》2020,37(5):527-531
针对差动式干选机零部件强度计算、生产参数调节困难的问题,对差动式干选机分选床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运用机械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分选床的力学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不同相位角、角频率之比、偏心质量矩之比对差动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选机零部件所受激振力为两个简谐力叠加而成的复合谐波规律驱动力;激振器初始相位角为180°,高速轴与低速轴角频率之比为2,偏心质量矩之比为1/4左右时差动系数最大,最有利于提高干选机的分选效率;研究结果对差动式干选机的设计以及生产参数的调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司(原煤科总院唐山分院选煤所)根据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需要,研制成功了FX和FGX型系列干选机,这两系列分选机在分选原理、分选效果、入料粒度、单位面积处理量、风量、原煤外在水分等诸多方面均突破了传统风力选煤模式,开创了我国干法选煤的新局面。现已在全国几十个煤矿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大型风力干法选煤设备存在的单位面积处理能力低,分选效果不理想,入料外在水分不能大于7%的问题,研制了CFX-48A型差动式风力干选机.应用效果表明:该差动式风力干选机可使设备单位面积的处理能力提高10% ~ 30%,节能50% ~ 65%,可能偏差Ep值为0.17,较原来降低0.06,物料外在水分适应范围由<7%扩大到<10%.CFX-48A型差动式风力干选机的主机为上下双层结构、左右对称布置的4个分选床,既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需要,又能克服单位面积处理能力低的缺陷,且各分选床独立构成分选体系,在保证分选效果的同时,模块式结构也为设备检修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由唐山开远选煤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末煤风力跳汰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分选效果,该机对于-13mm的末煤具有较好的分选效果,适合于干旱缺水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内外干法选煤设备的发展状况,并对国内现有的3种主要干法选煤设备——CFX型差动式干选机、FX型俄式干选机和FGX型复合式干选机的主机结构、工作原理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激振器的冲程冲次、振动力方向与给料方向的关系、床面及床面隔条高度等对干法选煤设备分选效果的影响,说明CFX型差动式干选机具有动力消耗小、处理能力大、对入料外水适应性强及设备投资少等优点,并对干法选煤机整体性能与结构、配套设备选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全面认识。最后对3种干法选煤设备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说明CFX-12型差动式干选机在同类产品中分选效果最好,Ep值最小为0.17,不完善度I为0.085,处理能力最大为100~150 t/h,动力消耗最小为11 kW。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瑞光煤矿为了降低褐煤硫分,提高其发热量,进行了干法末煤跳汰机分选褐煤半工业试验,并依据试验结果选用TFX-9型干法末煤跳汰机分选25~0 mm粒级褐煤。实际应用效果良好,选前原煤全水分26.36%,硫分1.71%,高位发热量25.77 MJ/kg,分选之后,精煤硫分降低到0.66%,精煤发热量提高到26.96 MJ/kg,满足了市场煤硫分小于0.80%的需求,提高了经济效益。并探索出降硫率与原煤硫分、物料粒级、产品个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