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力学变形性能的研究在煤矿膏体充填材料压缩变形研究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实验室正交试验,得出了膏体充填材料的弹性模量、横向应变、纵向应变和泊松比,并首次利用数字图像测量软件绘制了材料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和泊松比曲线,为选择最佳配比的充填材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软岩巷道的维护问题一直困扰着地下岩土工程界,已经成为阻碍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认清软岩巷道的控制机理及提出合理的控制思路,以某矿典型的软岩巷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和现场观测围岩内部破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高强度锚网索组合控制巷道的思路,经过现场工业性试验,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内部裂隙发育,实现该类巷道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经试验研究寻找出膏体充填材料力学参数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内摩擦角、内聚力与养护龄期、胶结料用量、粉煤灰用量等因素之间的影响规律以及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对不同煤矿工艺要求设计合理材料配比具有一定参考.该研究成果在河南煤化集团朱村煤矿充填项目中得以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膏体材料压缩性能试验传统变形测量方法的弊端,基于变形性能试验在预测膏体充填材料密实性和强度控制地基沉陷程度上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研究膏体充填材料单轴抗压强度和变形性能的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利用数字图像原理测量膏体试件在压缩过程中的变形参数,主要包括图像的采集、灰度化、二值化、边缘识别及轮廓提取等,目的在于不扰动试件和变形,保证实验精度的前提下,实现对膏体试件横、纵向变形的同步直接测量,同时研究了该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差修正方法,并对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冲击矿压的预测预报对及时采取区域性防范措施、避免冲击危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冲击矿压及其影响因素、预测预报方法,研究了预测预报冲击矿压的综合指数法.传统的综合指数法将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条件因素分离开来,忽视了它们对冲击矿压显现的综合影响,笔者将二者结合起来,收到了较理想的现场实践效果.对冲击矿压的防治和煤矿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煤矿固体废物膏体充填采矿技术,就其研究现状与解决矿山安全高效生产和环境污染的成果,分析了这一技术的优越性以及不足,并对此新型洁净开采方法的使用效果加以评价,预测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地应力是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包心空体应力解除法对钱营孜煤矿完成了3个测点的地应力测量,得出钱营孜煤矿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实测结果表明:大断层附近会产生应力集中,并对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有明显的影响,整个井田范围被分割为3个区域;钱营孜煤矿的地应力场以水平应力为主,水平应力对巷道掘进的影响具有较为明显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8.
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初采期间支架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综采放顶煤方法关键设备的放顶煤支架对煤层及顶板条件的适应与否直接影响到综采放顶煤的生产效率的高低,因此对其适应性应做出判定。初采阶段支架的工作状态随上覆岩层结构的变化出现阶段性的变化。对所选支架进行受力分析后认为,支架处于不同受力状态下应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措施。在工作面布置压力表测站用以监测支架工作阻力,初采阶段对现场所有支架整体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后发现,支架稳定性和受力状态良好且顶煤冒放性较好,总体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厚煤层综合放顶煤开采将产生大量的煤尘,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分析了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煤尘产生的机理、煤尘的危害,介绍了煤尘综合治理措施及煤尘控制新技术,并提出了煤尘防治及防爆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宁东煤田主采煤层顶板广泛分布含水砂岩,该层砂岩受采动影响易于变形失稳。通过实验室试验,定量分析了含水砂岩组分,研究了其烘干、吸水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该含水砂岩富含黏土矿物,砂岩分别烘干和浸水6h后含水率变化趋于稳定,且随着含水率增加该砂岩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呈指数函数减小。声发射试验结果表明:干燥状态下,含水砂岩声发射计数峰值与应力峰值相对应,而随着含水率增加,声发射计数峰值较应力峰值位置滞后,呈现出“延迟”特征,并据此提出了预测预报该类砂岩顶板稳定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