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及化验分析资料,以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对安塞王窑南长612层沉积微相精细研究,搞清了骨架相砂体类型和几何形态,总结了长612小层各沉积期沉积微相平面时空演化规律,确定其为一套三角洲沉积,其中三角洲前缘较为发育,进一步可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水下天然堤,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6种微相类型。通过沉积相带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分析,指出有利的油气聚集带,为油气开发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旋回的油气成藏作用和多期构造变动破坏作用,目前发现此类盆地存在着很多复杂油气藏.多期的构造变动是叠合盆地形成复杂油气藏的主要原因.通过塔里木盆地研究表明:可以用成藏期内剥蚀量和剥蚀前地层厚度比来定量表征构造变动强度,并利用地质统计的方法建立构造变动强度与油气藏保存概率之间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预...  相似文献   
3.
烃源灶作为油气生成的物质来源,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决定性控制作用,但以往研究都限于定性分析,不能满足含油气盆地不断深化勘探的要求.在烃源岩排烃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定量方法详细分析珠一坳陷烃源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确定烃源灶控藏的定量模式,并对烃源灶控制下的油气分布有利范围进行了定量预测.结果表明,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来源、成藏时间、油气分布范围和资源潜力.烃源灶控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临界条件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离烃源灶排烃中心越近,油气成藏概率越大,反之成藏概率越小;②烃源灶排烃强度越大,油气充注能力越大,油气成藏概率也越大.珠一坳陷内EP17洼、PY4洼、XJ27洼、HZ26洼以及LF13洼及其邻近区是油气成藏有利区.  相似文献   
4.
在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区域上先断后坳的构造演化造就了盆地的双层结构,先陆后海的沉积序列形成了盆地的多类型沉积相组合,地壳厚度向南逐渐减薄造成了几个坳陷带热演化的不均衡。在这种独特的地质背景下,多期成盆结构发育多套烃源岩,断坳叠置复合盆地发育陆、海相两大套储盖组合,多期构造活动形成多种类型的复式圈闭,油气围绕富生烃凹(洼)陷呈"北油南气"分布,并在二级构造带上复式聚集。综合研究认为,富生烃凹(洼)陷控制该地区的油气分布,烃源岩及其热演化的差异性造成了油气分布的分带性,复合输导体系和晚期构造活动控制了油气的复式聚集。基于油气的分布特征和成藏规律,提出该地区下一步勘探策略:对于已证实的富生烃凹(洼)陷,要坚持以复式油气勘探理念为指导,实现二级构造带立体饱和式勘探;对于潜在的富生烃凹(洼)陷,要从区域地质研究入手,系统评价其油气资源量,优选二级构造带,实现新区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分布面积广,是主要的油气产层之一。该目的层油气来源多样,油气藏经历多期成藏和调整改造,类型复杂,导致该层系油气藏分布预测十分困难。根据国家973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中提出的叠合盆地多要素匹配成藏模式(T-CDMS),预测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为有利成藏领域。首先建立各主控因素与油气藏之间的数学模型,然后定量评价4大主控因素(区域盖层C,沉积相D,古隆起M,烃源岩S)单独作用时的控藏范围和概率,在此基础上,按照多地质要素匹配模式原理预测了四大要素综合作用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和成藏范围。结果表明:志留系最有利区为孔雀河斜坡、英吉苏凹陷西部和满加尔凹陷周缘;有利区主要分布在塔北隆起英买力构造带和塔中隆起部分地区;巴楚隆起部分地区成藏可能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苏丹Muglad盆地六区块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苏丹Muglad盆地六区块原油进行系统地GC、GC/MS分析,研究了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结果显示,所分析的原油既有生物降解油也有正常油,它们属于同一成因类型,原油有机母质为混合型,高等植物为原油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细菌对高等植物改造作用非常重要;原油形成于弱氧化-弱还原和淡水-微咸水环境;原油成熟度不高,主要是生油高峰期前形成的石油.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和设计框:空调皮带轮的要求:多楔带的特点:主要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较全面地介绍了旋压皮带轮的工艺特点和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与主要创新点,并展望了空调皮带轮的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微型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层微型构造(微构造)是指在总的油田构造背景上,油层本身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构造特征。微构造可分为正向微构造和负向微构造。正向微构造一般为剩余油富集区;负向微构造为低含油气或易被水淹区。马岭油田北三区生产实践证明,正微区的生产井效果好,负微区生产井效果差。在确定加密井网井位时,应考虑微构造因素,尽可能的把加密井钻在正向微构造区。  相似文献   
9.
马岭地区古残丘上的不整合面是延长统油源向延安组圈闭运移的通道;古残丘上沉积的Y10油组砂体是较好的储油层;在古残丘背景上的差异压实作用可以形成各式各样的有效圈闭,为油气富集提供了场所.由此可以看出,古残丘控制着马岭油田的油气富集与分布.对于油气富集规律的深化认识,是马岭油田下部寻找有利勘探区块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基于地化分析的反演方法厘定的珠一坳陷成藏期,存在不少疑惑,难以解决。文中在前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正演角度出发,通过恢复埋藏史和排烃史,综合厘定油气的成藏期次。研究结果表明:珠一坳陷不同地区洼陷排烃序列不同,显示了油气成藏期存在差异,其中,对古近系油藏而言,位于恩平中半地堑表现出2期成藏;惠西半地堑油藏表现出3期成藏;西江南半地堑、惠北半地堑、陆丰南半地堑和陆丰北半地堑古近系油藏存在1期成藏;新近系油藏,成藏期主要分布在10.0~0 Ma。另外,烃源岩的主排烃期与圈闭的形成期和晚期构造活动相匹配,具有持续充注的特点。以上研究表明,含油气盆地不存在统一不变的成藏期,它们随着烃源岩生排油气条件和构造演化条件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