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黄河水下三角洲粉土层不同深度布设电传感器和孔压探头,实时记录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粉土体的电性变化和孔压变化。基于土的电阻率对土体结构状态反映能力,分析振动响应过程土体变形特性,确定外部振动对土体的改造作用,揭示波浪作用下土体破坏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振动荷载作用下,一定深度内的粉土体电阻率会发生不均匀改变,由此揭示土体的分层变化规律。分层变化主要发生在循环荷载作用的初始阶段,对应孔压上升期。而整个加荷和卸荷作用过程中,40~50 cm深度区间土体电阻率未发生明显变化的现象表明,外部振动作用过程中一定深度位置土体并未发生相应振动位移,保持相对稳定。相近位置的土体微结构分析和振动作用过程土体强度原位监测结果也验证了这种认识。土体的这种分层特征可能会引起波浪作用下粉土层共振现象发生,从而形成黄河水下三角洲底坡失稳的控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黄河水下三角洲粉土层不同深度布设电传感器和孔压探头,实时记录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粉土体的电性变化和孔压变化。基于土的电阻率对土体结构状态反映能力,分析振动响应过程土体变形特性,确定外部振动对土体的改造作用,揭示波浪作用下土体破坏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振动荷载作用下,一定深度内的粉土体电阻率会发生不均匀改变,由此揭示土体的分层变化规律。分层变化主要发生在循环荷载作用的初始阶段,对应孔压上升期。而整个加荷和卸荷作用过程中,40~50 cm深度区间土体电阻率未发生明显变化的现象表明,外部振动作用过程中一定深度位置土体并未发生相应振动位移,保持相对稳定。相近位置的土体微结构分析和振动作用过程土体强度原位监测结果也验证了这种认识。土体的这种分层特征可能会引起波浪作用下粉土层共振现象发生,从而形成黄河水下三角洲底坡失稳的控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闪速燃烧法合成的不同粒度的氮化硅铁颗粒(w(Si)=48.76%,w(N)=30.65%,w(Fe)=14.15%,w(O)=2.2%,w(Al)=0.8%)作为骨料,以粒度≤0.088 mm的氮化硅铁粉和Si粉(w(Si)=98.22%,w(Al)=0.15%)作为细粉,经混料、困料、成型、干燥和1 450℃保温24 h氮化烧成等工艺,制备了以Si_3N_4为主晶相的新型氮化硅质耐火材料。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试样的显气孔率为29.2%,体积密度为2.39g·cm~(- 3),常温耐压强度为151 MPa,常温抗折强度为40.3 MPa,1 400℃高温抗折强度为12.2 MPa;其物相组成(w)为:β-Si_3N_472.03%,α-Si_3N_49.20%,Si_2N_2O 6.23%,Fe3Si 11.60%,Si O_20.94%。在高温条件下,随着体系中氧分压的不断降低,絮状的Si_2N_2O和Si_3N_4结合相主要由体系气相组分中的Si O、Si蒸气与N2、O_2反应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