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用常压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和高压DSC仪研究了熔融温度、熔融时间、冷却速率以及压力对不同分子量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熔融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常压DSC的研究表明,随着熔融温度、熔融时间以及冷却速率的增加,PE–UHMW的结晶峰值温度(Tc)逐渐下降。在相同的熔融温度和熔融时间下,PE–UHMW的Tc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在所研究的冷却速率范围内(2.5~40℃/min),在相同的冷却速率下,Tc随分子量的增加变化不大。高压DSC的研究结果表明,结晶过程中增加压力导致PE–UHMW的Tc有所下降,并且结晶峰半峰宽变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气象站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的相关技术措施,对做好自动气象站的防雷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极高的分子量及线性分子链特性使其具备很多的优异性能,在军工、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同时,对UHMWPE树脂的性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故利用高分辨扫描电镜(SEM)、高温凝胶色谱-红外联用(GPC-IR)、拉曼光谱(Raman)及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对树脂初生态粒子的结晶结构、分子特性及热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控制模压过程中的冷却速率来研究UHMWPE样品的结晶行为,进而分析UHMWPE微观特性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次级颗粒和微纤组成的UHMWPE初生态粒子中具有大量的片晶和伸直链,分子链排列规整,结晶度高;但在熔融再结晶加工成制品的过程中,分子链的规整性遭到破坏,与初生态粒子相比,结晶度下降、缠结密度变大。另外,不同降温速率的样品中淬冷样品的分子链缠结密度最低,而低缠结、小的晶粒能够提升制品的耐冲击性能及断裂时的真应力。  相似文献   
4.
建立准确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定伸应力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需在试样制备阶段添加质量分数为0.2%~0.8%的抗氧剂以减少分子链交联,使得定伸应力实验能够顺利开展。对相同特性的PE-UHMW,定伸应力随其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量相同时,流动改性的PE-UHMW定伸应力小;相同分子量时,分子量分布窄的定伸应力大。定伸应力是表征PE-UHMW流动性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强对流天气地面气象观测中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与编报及地面气象观测中设备的维护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程序控制压机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HMW)树脂进行成型加工,并测试成型材料的简支梁冲击性能;针对加工工艺中的不同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方差分析考查各参数对PE-UHMW结晶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成型条件下分子链段运动、分子间自由体积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冲击性能的相关性;利用多因素均匀设计和逐步回归研究,确定温度为PE-UHMW树脂模压成型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液法共混复合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纳米复合材料,使用密度分析、拉伸性能研究、冲击性能试验、砂浆磨损指数等研究材料的刚性、韧性、磨损特性;通过摩擦因数实验模拟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磨损情况,筛选优质润滑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UHMWPE纳米复合材料在不同预处理后的结晶性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UHMWPE纳米复合材料在低温脆断后的表界面形态。结果表明:和机械混合法相比,溶液法制备的UHMWPE纳米复合材料中的纳米包覆体系具有更好的分散性,相与相之间稳定结合,与超高基体产生更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