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边缘智能感知的无人机空间航迹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量用频设备的涌现,无人机执行任务的电磁环境愈加复杂,对无人机认知环境和自主避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智能感知的无人机空间航迹规划方法。首先,提出了一个基于边缘智能感知的无人机航迹规划框架,通过边缘服务器、传感器终端和无人机的协同通信与计算,提高无人机的环境感知和自主避障能力;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DDPG)算法优化的人工势场方法,避免无人机航迹规划陷入局部最小值点,同时行能耗;最后,在静态和动态干扰环境中对所提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航迹规划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优化无人机的飞行航迹和传输数据速率,在静态和动态干扰环境中,无人机飞行能耗分别降低5.59%和11.99%,传输速率分别提高7.64%和16.52%,显著提高了无人机的通信稳定性和对复杂电磁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多级触发脉冲电弧源技术指由前一级电弧放电引发后一级电弧放电的技术,具有高真空下工作、瞬时电流高达上万安培和有效过滤大颗粒等特点,因而非常适合于ta-C薄膜的制备。本研究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引入氮气,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了含氮ta-C薄膜。研究发现:当气压从本底真空升高至1.3×10-2Pa时,膜层中的N原子分数从0%升至8.9%左右,随后不再随氮气分压的增加而呈现严格的增加关系。膜层中掺杂的N和C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sp2态和sp3态的C-N,膜层残余压应力明显下降,硬度略有降低。当沉积气压从3.7×10-2Pa逐步升高至6.0×10-1Pa时,虽然薄膜氮含量并未增加,但其sp2含量逐渐增多,sp3含量逐渐降低,导致膜层硬度和应力逐步降低。在氮原子百分比含量低于8.9%时,薄膜的摩擦因数在0.14~0.15之间,随后随着沉积气压的升高由0.15增长至0.5。最后在钛合金基体上制备了含氮ta-C薄膜,摩擦因数为0.14~0.15,综合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功率CO2激光器在45钢表面激光熔覆制备Ni基WC/Cr3C2涂层。使用电子探针(EPM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M352电化学测试系统对熔覆层成分、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基WC/Cr3C2熔覆层表面光亮无裂纹,润湿性和脱渣性良好。熔覆层主要由Cr2Ni3、γ-(Fe,Ni)、Ni17W3、Fe0.64Ni0.36、WC、Cr7C3和CrSi2等物相组成。熔覆层底部为发达的树枝晶,树枝晶和枝晶间都含有大量的Fe元素;中部为γ-(Fe,Ni)基体上分布着大量长条状碳化物Cr7C3以及少量零散分布的菊花状硅化物CrSi2等强化相;顶部组织与中部相似,但晶粒更加细小致密。Ni基WC/Cr3C2熔覆层自腐蚀电位为-395.9 mV,自腐蚀电流密度为2.75μA/cm2,耐蚀性较Ni基WC涂层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5.
对45钢基体进行激光熔覆Ni包WC金属陶瓷涂层强化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X)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激光熔履Ni包WC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组成,并采用摩擦磨损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系统研究了Ni包WC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激光熔覆Ni包WC金属陶瓷...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BitTorrent共享文件类P2P应用,提出了一种混合式的流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由三个子方法构成,分别针对BitTorrent流量中的明文流、密文流和信令流进行检测,并预知即将发生的BitTorrent流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召回率、准确率和实时性,均优于目前实时性最好的几种机器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含H量a-C:H薄膜因能在宏观尺度实现超润滑(μ<0.01)而备受关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高含H量a-C:H薄膜的摩擦学特性对测试条件十分敏感,为此,本文研究了典型工况(载荷)对薄膜摩擦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摩擦学机制.采用球盘摩擦实验机对a-C:H薄膜在不同载荷下进行摩擦实验;使用表面轮廓仪观测薄膜在不同工况下的磨损...  相似文献   
8.
超润滑的概念由日本科学家平野元九教授于1990年提出.2004年,人们在实验室条件下首次观察到纳米尺度下的超润滑现象.此后,国际上关于超润滑的研究变得越来越热,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多种二维材料由于在原子和分子层尺度展现出独特的摩擦学性质,成为超润滑研究领域的主要材料.然而,目前所观察到的可以展现出超润滑性能的材料的尺寸基本都处在纳米-微米尺度(尽管长达厘米级的双壁碳纳米管也表现出超润滑性能,但其为一维材料,在垂直于轴向的两个维度上仍然为纳米级).主要原因是:(1)微观与宏观尺度下材料摩擦行为的差异很大,涉及同时发生的复杂的物理、化学、机械等相互作用,摩擦学机理、模型不通用;(2)宏观尺寸零部件表面的粗糙度也难以达到目前大多数超润滑现象所需的原子级平整度、光洁度等苛刻条件.因此,目前关于超润滑技术的研究大多基于二维材料,而且大多停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室研究阶段.2012年,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真空中发现了热解石墨片的自缩回现象,首次将超润滑从纳米尺度拓展到微米尺度,为近年来超润滑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最近,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在超润滑固体薄膜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所制备的新型a-C:H基薄膜实现了宏观尺寸零部件的长寿命超润滑,并应用于BP-1B试验卫星(2019年7月25日发射),通过了国际上首次超润滑薄膜的空间飞行验证,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述了超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随后梳理并详细介绍了八种具有代表性的超润滑现象及相关机理,具体为引入滚动摩擦、液体超润滑、结构超润滑、压力诱导能垒平坦化、弱层间作用力、接触界面同电荷互斥、控制正压力或接触点调制、量子隧穿效应,然后总结了超润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对超润滑技术后续的研究和应用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已经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化也在高校工作生活中大面积普及。移动互联网凭借其移动性和随时性等便利条件,迅速融入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主观要求使用移动互联网办公生活和学习。本文根据信息化在高校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的瓶颈,提出高校信息化转型移动互联网的方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已经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化也在高校工作生活中大面积普及。移动互联网凭借其移动性和随时性等便利条件,迅速融入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主观要求使用移动互联网办公生活和学习。本文根据信息化在高校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的瓶颈,提出高校信息化转型移动互联网的方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