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CC烟气中的SO2和NO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是一种很好的脱除方法。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O不同负载量的CuO/γ-Al2O3系列催化剂,通过XRD和H2-TP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使用常压固定床流动法微型催化反应装置考察催化剂在以CO为还原气时,同时脱硫脱硝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uO作为活性组分很好地分散在γ-Al2O3载体上,不破坏其结构;不同CuO负载量的CuO/γ-Al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硫脱硝活性,脱硝率超过95.00%,脱硫率最低也能达到80.00%,CuO负载质量分数为10%的CuO/γ-Al2O3催化剂有最佳的脱硫脱硝活性;以CO作还原剂,CuO/γ-Al2O3系列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较高,脱硝率在700 ℃达到最大,为97.90%,脱硫率在760 ℃达到最大,为93.34%。CuO负载质量分数为10%的CuO/γ-Al2O3催化剂可作为一种较好的高温脱硫脱硝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乳酸菌来源的漆酶酶学性质及其在生物胺降解中的应用潜力,以来源于植物乳杆菌的漆酶编码基因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的研究,测定其最适温度和pH值、金属离子及螯合剂对漆酶活性的影响、重组漆酶对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的耐受性以及重组酶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重组漆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4.0;低浓度的Mg2+、Zn2+和Ca2+对重组漆酶活力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Zn2+和Ca2+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反之,高浓度的Mn2+、Fe2+和乙二胺四乙酸能够抑制重组漆酶活力至原本的15%甚至更低;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为底物时重组酶的米氏常数为2.49 mmol/L,最大反应速率为0.22 mmol/(L·min);重组漆酶对低体积分数乙醇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在含有20%乙醇的体系中保存1 h后相对酶活力仍可达75%以上。生物胺降解实验表明,重组漆酶对酪胺和色胺的降解率达到了100%,对亚...  相似文献   
3.
以炭黑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包覆的炭黑,再利用硫醇-烯点击反应在包覆炭黑表面接枝3-巯基-1-丙磺酸钠得到自分散碳黑。通过TEM、FESEM、接触角、粒径和Zeta电位等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确定了制备Lyocell纤维用自分散碳黑最佳工艺条件,所得改性后的炭黑在NMMO溶液中具有良好的自分散性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耐热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选用铜氨丝与桑蚕丝进行交织.通过工艺调整,解决了铜氨丝吸湿后影响强力和伸长率性能的问题,确定了生产中高经密桑蚕丝的耐磨性和匀染性最佳工艺参数,开发出具有不同组织结构,光泽亮丽、外观精美、装饰性能良好的交织产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氮化镓(GaN)器件凭借其开关速度快、导通电阻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变换器中,与此同时,谐振栅极驱动电路也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高开关频率、小功率的应用场合中,用以降低驱动电路的损耗.然而,与硅器件不同的是,GaN器件的开通阈值电压相对较低,且没有体二极管,反向导通压降较大,因此传统的谐振栅极驱动电路不适使用GaN器件.该文针对高频应用场合中寄生参数易引起驱动信号振荡的问题,结合GaN器件特点,提出一种非对称电压的谐振栅极驱动电路.此外,对于需要两个同步开关的应用场合,如开关电感变换器等,采用具有两个二次侧的变压器实现两路隔离同相驱动信号的输出.该文介绍了谐振栅极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以效率最优的原则设计电路参数,设计一台开关频率为1MHz的驱动电路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制备功能性相变Lyocell纤维,研究功能化过程中添加剂的加入对Lyocell溶剂回收可能造成的影响。测试了微胶囊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中的分散性及其热稳定性,分析少量氮甲基吗啉(NMM)和吗啉(M)加入到NMMO 中时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的变化;借助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研究了微胶囊与NMMO 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微胶囊的加入没有使NMMO 过多地分解为NMM和M,且对凝固浴的检测也表明凝固浴中的微胶囊含量低于仪器的检测极限,证明微胶囊的加入不会影响到Lyocell 纤维制备中的溶剂回收。根据差示扫描量热法的测试结果计算出Lyocell 纤维中微胶囊的破损率,纺制的相变Lyocell 纤维有良好的相变性能,力学性能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先在酞菁蓝15∶3表面引入双键,制得TEOS/VTES-PB;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将TEOS/VTES-PB表面的C=C氧化成COO~-,制备自分散纳米酞菁蓝15∶3(SDPB)。考察了双氧水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pH值对SDPB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研究表明,一个较佳的SDPB制备工艺为:双氧水用量为体系总质量分数的33%,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h,pH值为9.5。颜料通过红外光谱、接触角、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自分散纳米酞菁蓝15∶3表面氧化生成了羧基,在水性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自分散能力,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耐热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聚乳酸纤维原液着色过程中炭黑与聚乳酸相容性差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乳酸改性炭黑,并对聚乳酸纤维进行原液着色。探讨丙交酯用量、反应温度、聚合时间对聚乳酸改性炭黑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对其在聚乳酸纺丝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进行测试,同时对加入改性与未改性炭黑前后的聚乳酸纺丝液及聚乳酸膜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在丙交酯单体的用量为1.5 g、聚合时间为6 h、聚合温度为70 ℃时制备出的改性炭黑的粒径最小,为184.2 nm,且其在聚乳酸纺丝溶剂中可以稳定分散,与聚乳酸相容性较好;与未改性炭黑相比,加入改性炭黑后聚乳酸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着色剂的加入是否会影响Lyocell绿色生产工艺和溶剂的回收利用是原液着色Lyocell纤维实际生产面临的问题。选用炭黑作为黑色颜料,研究了炭黑在NMMO溶液中的分散性,分析了不同炭黑添加量的溶液特性、纤维的可纺性和纺丝条件,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纤维的基本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着重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分析了炭黑对溶剂NMMO的影响,用紫外光谱研究了炭黑在纺丝成形和纤维使用过程中的迁移量。结果表明:整个纺丝成形过程中炭黑没有发生迁移,炭黑的添加不影响溶剂的回收利用;制得的原液着色Lyocell纤维色牢度高;随着炭黑添加量的增大,纤维结晶度会有所降低,纤维强度略有下降,但依然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制备兼具阻燃和吸湿性能的纤维,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溶液为共溶剂,分别将纤维素(cellulose)和聚芳砜酰胺(PSA)溶解后进行共混制备纺丝液,通过干喷湿法纺丝制备PSA/cellulose共混纤维,并对纺丝液及共混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NMMO对PSA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纺丝液均质、稳定,制备的共混纤维呈现出PSA富集于纤维表层的类皮-芯结构;PSA/cellulose纤维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吸湿性能和力学性能,当纤维素质量分数达到30%时,共混纤维仍可达到阻燃纤维标准,其断裂强度为2.08 cN/dtex,无需后道牵伸处理就能达到较高的强度,此时PSA/cellulose纤维的回潮率提高为8%,具有良好的可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