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我国建筑垃圾年产量巨大,其中废弃黏土砖占建筑垃圾总量的大部分,但有效利用率却很低.从废弃黏土砖自身属性出发,综述了废弃黏土砖用作粗细骨料和活性材料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现状.废弃黏土砖通过合理途径改善满足使用要求,提高了废弃粘土砖的综合利用率,对解决目前建筑垃圾围城的窘境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聚苯胺在电刺激下可调节细胞活性,促进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分化而备受关注。聚苯胺基导电可降解聚合物支架具有良好的电活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研究支架降解速率与新组织形成之间的拟合是组织工程面临的挑战,对促进组织生长和愈合有着深远的意义。介绍了聚苯胺基导电可降解聚合物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展望了导电可降解高聚合物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刘荣涛  陈秋宏 《采矿技术》2012,(4):18-19,35
凡口铅锌矿狮岭深部首采地段经过几年的开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管理模式、地测资料、采矿基本原则、采矿充填工艺、施工管理等5个方面,总结、分析了狮岭深部首采地段降低贫化损失率的措施,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废石回填、出碴系统和大、小出矿设备配套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外加电场作用下聚苯胺能够调节细胞附着、增殖、迁移和分化,在体液环境下发生脱掺杂会使聚苯胺基导电可降解纳米纤维电活性减弱,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能促进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增殖。本文选择酒石酸作为聚苯胺在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聚乳酸纳米纤维表面原位聚合过程中的酸掺杂剂,考察酒石酸与苯胺摩尔比分别在1∶1, 1∶2和1∶4下不同形貌的聚苯胺/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采用SEM、TEM和FTIR表征聚苯胺形貌及化学成分,接触角评价其润湿性,MTT、ALP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聚苯胺/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酒石酸与苯胺摩尔比在1∶1、1∶2和1∶4下的聚苯胺形貌分别为纳米颗粒状、纳米纤维状和纳米空心管状,聚苯胺附着在聚乳酸纳米纤维表面,不会对静电纺丝的多孔结构基体产生影响;聚苯胺/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表面润湿性良好,有助于细胞的黏附和生长;纳米纤维状的聚苯胺对生物相容性的增强效果明显优于纳米颗粒状聚苯胺,而纳米空心管状结构的聚苯胺对生物相容性增强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5.
瓦斯抽采钻孔孔周煤体的孔隙结构变化是影响其渗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钻孔孔周粉碎区和裂隙区煤体渗流阻力的演化特征,采用稳态渗流法,研究了三轴压实状态下初始孔径大小对破碎煤样内部孔隙压力的影响规律,并对渗透过程中试样分层界面对孔隙结构属性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一孔径试样在同一渗流速度下,随着孔径的增加,渗透状态逐渐由层流过渡到紊流,渗流阻力由黏滞阻力为主发展成惯性阻力为主,双重孔径组合试样最小孔径大小是影响孔压梯度变化的先决条件;双重孔径组合煤体平均颗粒粒径介于0.1~1.025 mm,孔喉比分布在2~4,且渗透压降随孔喉比的增加呈二次曲线规律增长;孔径大小的变化对渗透率的影响较大,随着初始孔径的增大,其影响瓦斯通过煤体的能力增强;单一孔径试样与双重孔径组合试样非达西流因子分别与粒径的倒数和粒径差的倒数呈线性关系,且随着非达西流因子的增加,非达西渗流效应越来越明显,说明非达西流β因子增长趋势受孔径大小的影响,且孔径大小突增导致流体与渗透骨架的相对接触面积减小,非达西流β因子进一步增加;可见,在瓦斯运移过程中,钻孔孔周煤体的破碎程度与煤层渗透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合渗透率与...  相似文献   
6.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是一种半结晶的合成聚合物,与传统修复骨缺损的生物材料相比,PEEK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透光性和弹性模量与正常人骨相似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骨科移植.但PEEK的生物惰性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局限性,目前通过表面改性赋予PEEK材料表面生物活性是解...  相似文献   
7.
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由于在成本、尺寸、输入/输出密度等方面有更优化的解决方案而备受关注。随着封装厚度的薄型化,作为其中再布线层介电材料的光敏聚酰亚胺也面临着新的要求:更低介电常数、更低热膨胀系数、更低残余应力、更低固化温度等。FOWLP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晶圆翘曲,减少封装工艺热预算可有效降低封装中金属材料与介电材料之间因热力学性质差异所导致的应力集中。由此,光敏聚酰亚胺需首要解决的即是传统体系在固化温度方面的限制(>300℃)。本文从聚酰亚胺合成过程角度综述了近些年来在降低光敏聚酰亚胺固化温度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介绍了基于聚酰胺酸、聚异酰亚胺、可溶性聚酰亚胺低温固化体系的优劣势,最后展望了低温固化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