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3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色褐链霉菌磷脂酶D基因pld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表达载体pET-22b( ),实现了色褐链霉菌磷脂酶D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高效表达.利用镍亲和柱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将纯化后的重组磷脂酶D作用于底物卵磷脂和丝氨酸定向合成磷脂酰丝氨酸,并用HPLC法检测酶活力.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表达.转酯反应6 h后卵磷脂的转化率达到31%,重组磷脂酶D活力达到39 U·(mg蛋白)-1.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子交换法吸附发酵液中的丁酸,从18种树脂中筛选出了1种对丁酸吸交性能较好的树脂A。树脂A对10 g/L的丁酸溶液中丁酸的静态吸附量为243.3 g/kg,对5g/L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发酵液中丁酸的静态吸附量则为142.2 g/kg。动态吸附实验表明,树脂A吸附性能良好,洗脱峰高而窄,再生性能优良。5L发酵罐实验表明,发酵残液经陶瓷膜过滤,再经过离子交换树脂脱酸后,补充新鲜培养基打入发酵罐中进行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原发酵液中丁酸对丁酸梭状芽孢杆菌生长的抑制,大幅度提高了菌体浓度,使之由补料分批高浓度培养时的6.1×10~8个/mL提高到1.2×10~9个/mL。  相似文献   
3.
竹红菌素是从竹黄菌或竹红菌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天然色素,在民间已有较广泛的使用。通过组织分离法,从竹黄中纯化一株竹黄菌PHP-89,在自然生境中就可以产生竹红菌素,但产率较低。采用单因子试验和响应面设计方法,对竹红菌素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大幅度提高了竹红菌素的产量。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27.3 g/L,玉米浆15.2 g/L,短穗竹竹叶提取物63.3 m L/L。在此条件下,竹红菌素的产量可达1997.2mg/L,是优化前的5.66倍。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地测定了红法夫酵母胞内虾青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KromasilC18,5 μm ,(2 5 0× 4 6 )mm ;流动相为V(甲醇 )∶V(乙腈 ) =9∶1;流速 1 4mL/min ;检测波长 4 78nm ;柱温为室温。加标回收率为 98 2 %~ 10 0 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