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2.
为制备兼具刚性和韧性的环氧树脂,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备1,3-双(3-环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烷(EP-Si),并以EP-Si为增韧剂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利用核磁共振(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动态机械性能分析仪(D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力学试验机等方式对EP-Si和改性环氧树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EP-Si和E-44之间的混容性良好,且不影响E-44储存稳定性,而且EP-Si对E-44的增韧效果十分显著。当EP-Si的添加量为7.3%,并加入聚醚胺(D-400)固化,改性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高达38.2 MPa,断裂伸长率为15%,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0℃,热分解温度峰值高于350℃,800℃的残炭率超过10%。  相似文献   
3.
为制备既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又具有自修复性能的聚氨酯材料,以不同比例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四氢呋喃二醇为原料制备了异氰酸酯基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随后以不同用量的对苯二酚为扩链剂,制备了两种含有“酚-氨基甲酸酯键”的聚氨酯材料(BPPU)。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仪(TG)、万能力学试验机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自修复聚氨酯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增大异氰酸酯基与聚四氢呋喃二醇羟基的物质的量比(R值)不仅有助于制备分子量更大的自修复聚氨酯,而且有助于提升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和耐热性,此外,两种含有“酚-氨基甲酸酯键”的聚氨酯均表现出了优异的自修复性能,而且当R=4.0时BPPU的自修复效率达到了93.8%,且两种BPPU在经历自修复历程后,其红外光谱的峰形和峰位置几乎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4.
长沙窑的题材包含两类:其一,作为万物之长的人;其二,自然界盼万事万物。长沙窑瓷绘题材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寄托、追求和赞美,也表达了对皇权的崇拜,对生命的祝福,甚至体现了当时民众对天地理知识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氢键对聚氨酯性能的影响,以聚四氢呋喃、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二羟基联苯(HBD)和N3,N5?双(4?羟基苯基)吡啶?3,5?二甲酰胺(HPD)制备了2种类型的聚氨酯,并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万能力学试验机等对2种聚氨酯的化学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2种聚氨酯均表现出了优异的自修复性能;60 ℃下,两者均30 min即可完成自修复;相较于以HBD为扩链剂制备的聚氨酯,以含有吡啶基团和酰胺基团的扩链剂(HPD)制备的聚氨酯表现出更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1.2 MPa)、更优异的热稳定性能(热降解活化能为230.3 kJ/mol)及更高的残炭率(800 ℃残炭率约为5 %)。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滚刀检查仪的检定均为单项检定,与仪器测量滚刀时的实际工作特性并不完全相符,因而无法准确地判断仪器的螺旋线测量精度。为此,作者研制了符合仪器实际工作特性的滚刀螺旋线样板,用于检定滚刀检查仪或用作比较测量滚刀螺旋线时的测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任军  许伟春  涂春云  叶晓兰  张诚诚  王壹  罗军  刘渊 《塑料》2023,(4):70-75+142
在自修复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之间较难取得平衡是自修复聚氨酯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首先以对苯二甲酰氯和对氨基酚为原料制备了含有酰胺键的扩链剂N1,N4-双(4-羟基苯基)对苯二甲酰胺(NHT),利用核磁氢谱(1H-NMR)、核磁碳谱(13C-NMR)和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基于此,进一步制备了2种R值不同的自修复聚氨酯材料(PUNHT3.0、PUNHT3.5),并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万能力学试验机对2种聚氨酯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增大R值能有效地提高聚氨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但是,分子量分布变宽;另外,引入酰胺键后,明显地提升了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和耐热性,其中,PUNHT3.5的拉伸强度最高可达28.7 MPa, 700℃时的残碳率为15%,自修复效率为78.7%。  相似文献   
8.
选用三种不同的基于木质素的生物基扩链剂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分别制备了三种自修复聚氨酯(PUR)。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对三者化学结构确认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三种自修复聚氨酯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热重(TG)、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万能力学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对三种PUR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使用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作为扩链剂的自修复PUR则表现出最佳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其拉伸强度分别可达3.79,4.85 MPa,其在60℃处理12 h后,自修复效率达到88.9%和98.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