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促进剂M的清洁生产工艺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举祥 《安徽化工》2013,39(3):12-15
从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角度,比较了促进剂M各种生产工艺及其"三废"处理的优点与不足,展望了促进剂M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促进剂M的合成方法和国内外生产技术现状,以及促进剂M生产过程中硫化氢酸性尾气和母液废水的处理技术,提出了具有发展前景的促进剂M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3.
危化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化品生产行业具有生产危险性大、事故防范难度大、事故损失大、社会影响恶劣的特点.作为危化品生产企业,要时刻警记自身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的责任,做细抓实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重视开发和推广安全生产技术,做到标本兼治,有效地消除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连续化合成粗品硫化促进剂M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举祥 《江苏化工》2007,35(1):49-51
采用部分硝基苯代替苯胺的连续化粗品硫化促进剂M生产工艺,由于硝基苯的存在,使反应变的比较复杂,副反应多,不利于产品的质量,且尾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用氢氧化钠吸收后生成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易过饱和析出,影响正常生产和三废处理。通过降低反应中硝基苯的用量、改进尾气吸收系统的工艺,以达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收率,减少尾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优化连续化粗品促进剂M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5.
采用部分硝基苯代替苯胺进行连续化粗品硫化促进剂M的生产。由于硝基苯的存在,使反应变得比较复杂,副反应多,对产品质量不利,且尾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用氢氧化钠吸收后生成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易过饱和析出,影响正常生产和三废处理。通过降低反应中硝基苯的用量、改进尾气吸收系统的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收率,减少尾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优化了连续化粗品促进剂M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6.
针对冬季现有铁路槽车装卸凝固苯的加温方式接卸时间长、浪费蒸汽,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现状,提出了1种新的加温回流接卸苯工艺,介绍了其流程、主要设备及接卸过程。实际使用结果表明,选定循环加温出口温度为55℃时,可提高接卸效率50%,槽车残留余液量从改造前的20 kg左右降至10 kg左右,同时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和用工量。  相似文献   
7.
羟丙基-β-环糊精的合成与包络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β-环糊精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异丙醇为分散剂,80℃下合成了溶解性良好的羟丙基-β-环糊精穴HP-β-CD雪,确定了适宜的合成条件.产品取代度大于8,产率85%.试验了HP-β-CD包络反应的条件.测定了HP-β-CD的溶解度、包络性能及包络物的释放速率: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65%穴质量分数雪;与香料DDHI能形成量比为3∶1的包络物,该包络物能溶于亲水纤维的熔融体中形成稳定、均一、透明的共熔体;HP-β-CD对客体分子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8.
粗品M合成硫化促进剂CBS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成盐温度、氧化温度、环已胺浓度、环已胺比例、次氯酸钠比例等条件研究讨论,找出了粗品M直接合成促进剂CBS的优化生产条件,使得粗品M合成CBS的收率达到87.2%;同时解决了成品CBS质量指标甲醇不溶物和游离胺偏高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促进剂M的生产工艺技术以及生产过程中"三废"的产生和处理方法。促进剂M的主要生产方法为以苯胺为原料的高压合成法:苯胺法(间歇法)和苯胺/硝基苯法(连续法),2种方法的收率分别约为85%和89%。促进剂M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硫化氢可制成硫酸或液态硫;废渣目前用作混凝土添加剂或用于防水卷材,今后向制作热塑性树脂和硫化剂发展;废水经电解氧化预处理与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