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60篇
建筑科学   2篇
无线电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热膨胀仪判定建窑黑瓷烧成温度的研究为例,综合运用多种测试方法对建窑黑瓷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如何从建窑黑瓷胎体重烧热膨胀曲线中筛选有效转折点的问题及其转折点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1)建窑黑瓷胎体重烧热膨胀曲线上有三个转折点,分别为收缩转折点、膨胀转折点和急剧收缩点。其中第一个收缩转折点是判定其古代烧成温度的关键点。(2)建窑黑瓷胎体重烧热膨胀曲线上膨胀转折点和急剧收缩点的形成皆与其胎体中大量Fe_2O_3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有关。该研究不仅为热膨胀仪测定建窑黑瓷烧成温度的应用研究提供判定依据,也将为科学认识古陶瓷胎体重烧热膨胀曲线上多个转折点的形成机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利用EDXRF、SEM、热膨胀仪、光度仪等现代测试分析手段,对烈山窑址出土的北宋早期和金代时期标本进行了胎釉元素组成、显微结构、热膨胀系数和烧成温度、吸水率、色度饱和值等测试.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初步探讨烈山窑当时的制瓷工艺.研究表明:烈山窑瓷器从北宋到金早期,胎体中硅铝比从4.12升高至6.09,烧成温度降低;到金...  相似文献   
3.
德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69年(同治八年)9月对景德镇进行了考察,搜集和掌握了包括高岭土及祁门瓷石等制瓷原料在内大量的地质矿藏资源及地理人文资料.本文回溯李希霍芬在景德镇的考察历程,并对其考察动因、结果和影响作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钙系生料釉为基础,引入结晶剂CuO、MnO2制备无铅CuO-MnO2系金属光泽釉;结合XRD、SEM-EDS进行物相组成定性分析和显微结构表征,系统探究外加TiO2、V2O5以及玻璃粉对金属光泽釉釉面分相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量的TiO2、V2O5引入能有效促进釉面的分相,将玻璃粉部分替换基础釉中的钾长石能使得釉熔体的高温粘度降低,并进一步加剧釉面分相,促进CuMn2O4铜锰尖晶石在釉层表面的析出和富集;当TiO2引入量为2%,V2O5引入量为1%,玻璃粉引入量为25%(同为质量分数)时,金属光泽釉釉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逐渐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面.为了能够对我国陶瓷非遗项目和陶瓷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本文对其进行梳理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陶瓷非遗项目现状在保护、利用、传承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但近年来各省市申报各级非遗项目的热度持续上升,主要是以古窑址遗址为申报项目,未有以烧制技...  相似文献   
6.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法(EDXRF)是目前古陶瓷科技鉴定中应用最广泛的成分测试技术之一。在应用该法进行古陶瓷科技鉴定时,由于不同研究者所选择的分析测试条件不同,测试数据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严重的甚至导致截然相反的结论。有鉴于此,本文对EDXRF应用于古陶瓷科技鉴定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为建立统一的测试标准,实现数据的通用性打下基础,以提高成分鉴定法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景德镇常用青白瓷坯釉料试样,于电炉中在加碳还原气氛下进行不同烧成温度实验,对实验样品进行了分光光度计、超景深显微镜、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法等测试,分析了不同烧成温度下样品的釉色、显微结构、物相结构和化学组成等变化。实验表明,在1240℃下釉色釉质达到最佳,但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釉中化学元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迁移和逸散,得到了不同效果的釉色。研究结果表明,瓷釉成分组成,随着烧成温度有明显变化,可还原得到不同的配方组成。研究结果对于确定不同釉色的烧成温度,以及以古瓷标本还原其釉的原始配方,具有实际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现代制瓷工艺,选用景德镇附近所生产的陶瓷原料,在梭式窑中烧成,仿制龙泉青瓷粉青釉,基本达到了南宋时期龙泉粉青釉的效果。实验中主要探讨了Si/Al摩尔比、RO/R2O摩尔比、Fe含量、施釉厚度及烧成制度对龙泉粉青釉呈色的影响,并采用色度计、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分析了实验中较佳样品显微结构及色度等,探讨了龙泉粉青釉的呈色机制。  相似文献   
9.
陶瓷马赛克陨石花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以棕褐色底釉与灰白色面釉组合而成的花釉,该釉烧成后其花纹和颜色犹如陨石效果,用于马赛克的生产。文中主要讨论了底面釉化学成分、着色氧化物的含量、烧成制度、釉层厚度等因素对陨石花釉釉面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浙江是我国乃至世界瓷器的发源地,作为我国南方青釉瓷产地的代表,已先后创烧和发展了最早的瓷器--越窑青瓷、著名的龙泉窑和南宋官窑青釉瓷等享誉中外的青釉名瓷.在本工作中,采选了这3类青瓷标本中具有代表性的64件标本,对这些标本的胎、釉化学组成、显微结构以及工艺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测试,并采用多元统计等数据处理方法,展现了3类青瓷各自不同的元素组成模式和显微结构特点,并据此探讨了我国南方3种青釉名瓷的相互关系和工艺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