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丙烯酸、有机硅光扩散等助剂混合后,经过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光扩散聚碳酸酯,研究不同配比的丙烯酸和有机硅光扩散剂对聚碳酸酯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含量的丙烯酸和有机硅光扩散剂复配,添加不同的量可得到不同光学性能的光扩散聚碳酸酯。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油菜蜂花粉品质的影响,本实验测定自然晾晒、热风、中短波红外、真空冷冻和真空脉动5 种干燥方式处理油菜蜂花粉的干燥特性、色泽、酚酸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并分析油菜花粉微观结构和品质变化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中短波红外干燥速率最快;自然晾晒耗时最长,色泽劣变最严重;真空脉动干燥油菜蜂花粉铁离子还原力最强((1 961.11±4.42)mmol/g),比新鲜油菜蜂花粉提高了24.78%,色差值最小(0.98±0.04)。此外,5 种干燥方式均显著提高了油菜蜂花粉的铁离子还原力及绿原酸、香草酸和芥子酸含量(P<0.05),而各干燥处理对于对香豆酸含量影响不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对香豆酸含量与总色差显著负相关(P<0.05),与L*值显著正相关(P<0.05)。聚类分析显示,自然晾晒与其他4 种干燥方式相似度为0;热风干燥与中短波红外干燥相似度高达84.11%。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很好地体现了5 种干燥方式之间的差异。综合分析不同方式干燥的油菜蜂花粉品质,在低温(45 ℃)干燥条件下,真空脉动干燥能较好地保护油菜蜂花粉的微观结构和色泽,且能显著提高其绿原酸、香草酸、芥子酸含量及铁离子还原力(P<0.05),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蜂花粉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3.
周子丹  张精安  区洁美 《广州化工》2022,(14):234-235+238
中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要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实现正向价值观和中医药文化的传递。教师要对学生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课堂的效率得以提高,学生能够掌握有机化学理论,并指导实践,不断地进行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4.
多糖胶对木薯淀粉糊冻融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多糖胶与淀粉之间产生协同作用机理,采用Branbender粘度计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探讨四种多糖胶对木薯淀粉糊性质影响.结果表明,瓜尔胶使木薯淀粉糊起始糊化温度降低,而峰值粘度、崩解值和回生值及终值粘度都有显著提高;海藻酸钠对木薯淀粉糊峰值粘度和崩解值有明显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糊的起始糊化温度;魔芋胶和阿拉伯胶使...  相似文献   
5.
从纤维素的结构入手,综述了纤维素基凝胶材料特有的层级结构、双亲性、环保等特点.重点阐述了纤维素基凝胶材料在电池及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两种用于电池电极的凝胶材料,其中以纤维素为骨架的凝胶材料廉价、机械性能佳,碳气凝胶材料则在导电性、能量密度等方面表现优异.基于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制得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粘结剂具有...  相似文献   
6.
微波辐射对木薯淀粉性质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微波辐射前后木薯淀粉物化性质变化,采用微波对30%水分含量木薯淀粉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增强对应X–射线衍射峰强度,降低膨胀度、溶解度和冻融稳定性;木薯淀粉经处理后糊化起始温度升高、粘度降低,但其粘度曲线不改变。以上数据表明,在淀粉颗粒内无定形区和结晶区直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发生交互作用,微波处理使淀粉分子发生一定程度降解。  相似文献   
7.
以离子液体(ILs)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为反应介质,无催化剂均相合成了高取代度的高直链玉米淀粉醋酸酯,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A)对不同取代度(DS)的淀粉醋酸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BMIMCL中,无催化剂条件下,高直链玉米淀粉可与醋酸酐发生较好的均相反应,所合成的淀粉醋酸酯不存在淀粉原有的颗粒结构和结晶结构。并且,随着取代度的增加,XRD曲线中9°处的弥散峰增强,其热稳定性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