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条山凸起前缘包括三塘湖盆地岔哈泉凸起及马朗凹陷2个重要的构造单元。勘探至今,在条山凸起前缘地区已发现了多个油田及含油气构造,且勘探程度很高,凹陷部位基本已经被三维所覆盖。以寻找大勘探场面为思路,整体兼顾,通过精细的地层对比以及地震、非地震联合解释等手段,明确区域断裂及结构特征,并且结合对该地区石油地质条件的研究成果,重新研究油气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认为条山凸起前缘地区中部凹陷带及北部冲断带上构造层应该作为目前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增储上产的首选区带,南缘逆冲推覆褶皱带则可以通过采集处理的进一步攻关,寻找到二叠系裂缝型大型油气藏,为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整体储量规模增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一些县邮电局及农村邮电支局通信楼遭受雷击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造成雷害的各种途径和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雷和接地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南缘浅表层巨厚砾岩层普遍发育,导致浅表层及以下地层地震成像质量差,下伏目的层构造形态及高点难以准确落实。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新近纪以来构造、沉积演化及古地貌分析,明确浅表层砾岩层地质结构,构建砾岩层成因模式,落实砾岩层宏观分布。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浅表层砾岩层纵向可划分为低速和高速2套砾岩层;受喜马拉雅期多幕构造运动、古构造、沉积物供给量等因素控制,发育横向古凸分割、纵向早期多级扇叠合进积、晚期快速堆积的成因模式;砾岩层宏观分布受车排子古凸起分割,总体发育东部和西部2大冲积扇群,可进一步细分为5大冲积扇,整体南厚北薄,高速砾岩层较厚,低速砾岩层薄,东部冲积扇群受3排正向构造带控制,南北向发育3排砾岩带。  相似文献   
4.
高娇  王丽伟  周志松  王如竹 《化工学报》2016,67(Z2):184-190
以膨胀硫化石墨为基质,制备了新型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锰/膨胀硫化石墨复合吸附剂,并测试了其在非平衡条件下的吸附/解吸特性。在与3种单盐各自的Clapeyron反应平衡曲线的比较中发现,该多盐复合吸附剂同时具备这3种单盐的特性,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非平衡条件下的吸附/解吸特性曲线测试过程中发现,该多盐复合吸附剂具备这3种金属氯化物各自的一些性质,却不存在金属氯化物-氨络合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吸附滞后现象。在实验的基础上计算和比较了使用不同吸附剂的单级间歇式吸附制冷循环的COP和SCP。结果证明多盐复合吸附剂的性能优于单盐吸附剂。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氯化锶混合吸附剂-氨气工质对的非平衡吸附动力学模型,对混合比例为4:1(氯化锶:膨胀硫化石墨)的氯化锶-膨胀硫化石墨混合吸附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进行了测试与研究。发现其非平衡吸附过程是双变量控制过程而不是单变量控制过程。通过对其等压吸附/解吸过程及解吸滞后现象进行进一步分析,建立了氯化锶混合吸附剂的动力学模型。分别用理论、实验及模型数据拟合吸附制冷过程的COP和制冷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非平衡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结果和实际结果吻合得很好。例如在蒸发温度为0℃、环境温度为25℃、热源温度为90.5℃以上时,拟合COP所带来的最大误差只有1.0%,而理论的平衡吸附性能计算所带来的最大误差为25.8%;理论得到的制冷量比实际值偏高188.1%,而拟合值只比实际值偏高2.1%。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一些县邮电局及农村邮电支局通信楼遭受雷击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造成雷害的各种途径和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雷和接地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