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啤酒生产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啤酒废水属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无毒有害的水质特点,将一套高效率的处理工艺(厌氧-好氧)设计应用于净化处理中.该工艺主要由厌氧的UASB反应器和好氧的SBR反应池构成,具有COD、SS的去除率高,设备运行稳定,工作效率高,且各个构筑物之间基本可实现重力自流,能够节约能耗的特点.并以兰州某啤酒厂为例,进水水质:COD 1 500~3 000 mg·L~(-1)、BOD_5800~1 600 mg·L~(-1)、p(SS)≤250~1 200 mg·L~(-1)、pH5~10,出水水质可达综合排放国家一级标准要求,各项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COD97.7%、BOD_5 98%、SS 96%.  相似文献   
2.
3.
对回归分析法、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以及灰色GM(1,1)模型用于水文预报的精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BP神经网络与RBF神经网络对实测数据有着较好的逼近能力,且预报精度明显优于其他预报方法;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实测数据的模拟能力和预报精度次于神经网络;③灰色模型对随机现象的模拟和预报很难达到精度要求,其水文预报精度不很理想。  相似文献   
4.
针对焉耆盆地大量引用地表水灌溉,造成地下水水位大面积上升,引发严重土壤盐碱化的现实状况,设计了5种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地表水引水量的方案,并运用数值模拟模型对各方案进行模拟和预测。焉耆盆地合理地下生态水位上限是防止地表土壤盐碱化的地下水水位,埋深为3.2 m;下限是防止地表植被退化的水位,埋深为4.5 m。根据不同开采方案的模型预测结果,结合地下水生态水位,并考虑地表水、地下水的转化关系,确定焉耆盆地不引起地表生态环境退化的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为3.8亿m3/a。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活性炭、沸石分子筛、金属氧化物、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纤维、硅胶、多孔有机聚合物等CO2吸附材料的研究近况。活性炭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且价格低廉、制备简单,长期以来一直都备受关注。沸石分子筛同样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且离子交换性能导致孔径大小与吸附性能可调。金属氧化物具有碱性可对CO2进行化学吸附,具有吸附容量高、操作技术简单等优点。MOFs作为一种新兴的吸附材料,具有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特点,拥有广大的应用前景。纤维、硅胶及多孔有机聚合物等其他的吸附材料具有结构稳定性强、活性高及吸附速率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段为生态脆弱敏感区.为探讨该区的生态脆弱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植被、高程、降雨量、气温、坡度、土壤湿度、土壤亮度和土地利用类型8个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西北至东南,研究区地势由高变低,归一化植被指数、气温和降雨量由低变高,生态脆弱性由高变低;影响生态脆弱性的主要因素为平均降雨量、坡度和土地...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0 a来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和剧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已成为环境变化,特别是水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影响因子。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进展扼要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环境(水量、水质)影响的研究方法、内容以及两者之间驱动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人类活动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指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构建综合科学理论体系,注重新方法、新技术的结合与应用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