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原水生物预处理软体动物的大量生长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实螺是原水生物预处理填料上易大量生长的一种软体动物。试验研究表明 :当其个体数量少而且体小时 ,对原水生物预处理的影响较小 ;当其大量生长且个体在 5~ 10mm大小时 ,对原水生物预处理的危害较大。采用静置、水力冲洗法清除池内的椎实螺简单、易行 ,可作为工程的控制措施。淡水壳菜在填料的中轴附近大量生长会减少填料的总表面积 ,预过滤可防止其进入池内  相似文献   
2.
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原有污水厂改建时增加脱氧功能,文中讨论了连续流间歇暴气工艺。研究表明:缩短曝气时段有利于提高处理能力及出水稳定性;停气期加搅拌与与运行条件和运行方式有关。由小试验结果可看出,连续流间歇 工艺简便易行,去除有机物及氮氨的效果,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脱氮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穿孔管曝气方式和YDT型弹性立体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分析了水源水自然接种条件下的工艺启动过程,研究了不同气水比运行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处理系统形成稳定的氨氮去除率和硝酸盐氮生成率是工艺启动过程完成的主要标志;工艺运行中的气水比由生物硝化过程决定,气水比影响氨氮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的稳定性,针对不同的进水氨氮浓度应采用相应的气水比  相似文献   
4.
对上海给水厂污泥处理的规划设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上海给水厂目前普遍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必须增设污泥处理系统,以避免大量未经处理的给水厂排泥水排放污染环境;二是为了达到《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必须增设深度处理系统。而目前原有给水厂被城市发展所包围,已没有足够的土地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就此设想将上海给水厂常规的沉淀处理放在原水厂进行,并在原水厂集中建设污泥处理系统,从而使给水厂将沉淀池用地改建为深度处理系统用地。一方面提高供水水质,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输水能力,降低了输水成本和污泥处理系统的投资以及污泥处理的运行成本和输送成本。  相似文献   
5.
工业区COD总量控制方案可在调查基础上,得出万元产值COD排放量限制值,进行引进企业排污限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目标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得出区内排污大户,推动清洁生产审核,降低万元产值水耗.提高生活污水纳管率,为工业发展腾出容量.研究区域内单位生活COD交易额为12.63万元/t,可作为上海市生活COD排放量交易参考价格.  相似文献   
6.
第二部分研究城市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为L海市原有污水厂在不作重大改造和不削减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增加脱氮功能及新建污水厂考虑脱氮要求提供参考。本着工艺流程简单、节能、高效、实用的原则,研究了连续流间歇爆气工艺和低氧连续爆气工艺。小试表明,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运行中,缩短曝气时段有利于系统出水的稳定和去除率的提高。对于2-2曝气方式,停气期搅拌与否对处理能力及出水稳定性影响不大;而对于4-4曝气方式,停气期搅拌作用上升,尤其是当负荷提高时,工艺对负荷的承受能力,与系统的运行方式有关;2-2曝气方式和44曝气加搅拌方式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分析得出,停气期污染物有部分去除。该法去除有机物和氨氮效果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工艺简便易行,适于改建。低氧连续爆气工艺运行表明:该工艺在维持较低溶解氧水平(O.6~1.sins/I。)64,能够达到同时稍化与反硝化,从而最终脱氮。同时,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由于运行时间较短,尚待进一步研究,该法运行简便,具有开发价值。论文中初步探讨了工艺的脱氮除磷机理,并对工艺的运行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受污染源水生物预处理挂膜过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利用中试和生产性试验对受污染源水生物预处理的自然挂膜过程进行研究,讨论了挂膜过程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变化、生物膜上细菌数量的增长、生物膜总的状况变化及动物组成的演化;分析了影响填料挂膜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判断生物膜成熟的依据、填料挂膜的适宜参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