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拟薄水铝石(PB)和海藻酸钠(ALG)为原料,采用水柱成型法制备了纯度较高、孔结构适宜的重整载体γ-氧化铝。对拟薄水铝石进行了筛选;考察了成型时间对钠离子脱除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种类拟薄水铝石复配比例对载体物性的影响;对载体负载催化剂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当成型时间为30 min时,氧化铝中钠离子质量分数可以降低至1.9×10-5,海藻酸钠未引入钠;选用合适的拟薄水铝石复配比例,可以制备孔容为0.568 cm3/g、比表面积为217 m2/g、强度为47 N、表观密度为0.564 g/mL的γ-氧化铝。以γ-氧化铝为载体制备重整催化剂用于评价,其液体收率、芳烃收率与辛烷值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
用硝酸分解精铅矿制得硝酸铅溶液,加入适量的沉淀剂除去溶液中的杂质,再经蒸发、结晶制得产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计算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铝的方法,利用铝对锶的干扰效应,以多项式作为表达锶-铝间干扰效应的数学模型,在已知锶含量的溶液中,以锶空心阴极灯测定锶铝混合液的吸光度,并从数学模型中解出铝的浓度,从而间接测定了铝。  相似文献   
4.
对铝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测定的方法、测定时的干扰情况和干扰的消除、铝的原子化机理、以及各种测定方法的发展概况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丙烯低压羰基合成用废铑催化剂中回收铑及三氯化铑提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子蒸馏装置对丙烯低压羰基合成用废铑催化剂溶液进行浓缩,分离出其中丁醛及其聚合物等溶剂及三苯基膦,得到高浓度铑渣,铑含量为7%~10%。所得铑渣用混酸处理,使有机物碳化得到铑酸;铑酸经中和,盐酸酸化,离子交换,蒸发结晶,干燥,直接制备高纯度水合三氯化铑。铑损失1.58%~2.08%,水合三氯化铑的铑含量38%~39%,杂质总含量小于0.1%。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大多数装置采用颗粒活性白土来脱除重整生成油中的烯烃。但是,白土频繁更换不仅不利于安全生产,而且废弃的白土污染环境,处理费用较高,导致白土综合使用费用居高不下。针对活性白土的缺点,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单程寿命较长且可以反复再生的重整生成油非加氢精制催化剂TCDTO-1用于取代白土。设计了一套脱除重整生成油中微量烯烃的侧线试验装置。侧线试验结果表明,TCDTO-1精制催化剂具备优良的活性和稳定性,单程寿命达到白土的7倍以上,具备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国内甲硫醇催化剂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五种甲硫醇的生产工艺用催化剂,尤其是硫化氢-甲醇法、甲醇-二硫化碳法和高硫合成气法用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分析了添加不同的助剂对催化剂的性能的改善。三种工艺路线生产甲硫醇催化剂中主体活性组分都是ⅥB族过渡金属元素W和Mo,常用的助催化剂为K,载体为具有一定孔特性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铝。  相似文献   
8.
利用铝对锶的干扰效应及计算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计算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铝的方法,利用铝对锶的干扰效应,以多项式作为表达锶-铝间干扰效应的数学模型,在已知锶含量的溶液中,以锶空心阴极灯测定锶铝混合液的吸光度,并从数学模型中解出铝的浓度,从而间接测定了铝。  相似文献   
9.
辛烯醛气相加氢制辛醇催化剂工业侧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铜锌系气相醛加氢催化剂,并进行了工业侧线试验.考察了TCAH催化剂的机械性能及工业装置工况波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CAH型气相醛加氢催化剂在空速0.25~0.40 h^-1、压力0.4~0.5 MPa、温度200~240 ℃下产物中辛醇收率比进口催化剂高0.5%~2.0%,而副产物2-乙基-4-甲基戊醇含量则明显低于进口催化剂.TCAH型气相醛加氢催化剂具备工业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对铝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测定的方法,测定时的干扰情况和干扰的消除、铝的原子化机理、以及各种测定方法的发展概况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