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低阶煤中有机质与矿物质润湿性的差异决定了浮选作业的效果,为提高低阶煤的浮选效率,采用先后吸附钙离子与表面活性剂(C_(12)EO_(15)),再用超声波脱附C_(12)EO_(15)的方法处理低阶煤泥。结果表明,钙离子会促进C_(12)EO_(15)吸附在有机质表面,吸附量由7.14 mg/g提升至7.39 mg/g。当脱附处理60 s后,C_(12)EO_(15)会从有机质表面脱附下来,但会进一步吸附在矿物质表面。脱附处理后有机质表面疏水官能团与亲水官能团的含量同时增加,润湿热值由31.79 J/g提升至32.93 J/g。随脱附时间的增加,浮选精煤的产率与精煤灰分也随之上升,脱附处理30 s时,可以得到较优浮选效果,精煤产率为72.01%,精煤灰分为30.85%。  相似文献   
2.
汤伟  王帅  佟永亮  孙小乐 《中国造纸》2018,37(10):54-60
纸机烘缸冷凝水排放差压控制对降低造纸能耗及提高成纸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常规PID控制不符合烘缸排水自然规律、模糊PID算法自适应能力有限的缺点,提出一种模糊免疫PID算法应用于烘缸冷凝水排放差压控制。本课题介绍了模糊免疫PID算法原理,并使用MATLAB的. m程序对该算法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免疫PID算法的系统无超调量,调整时间为46. 5 s;当加入阶跃扰动时,其超调量为7. 46%,波动时间为30 s;当模型失配时,其超调量为2. 9%,调整时间为48 s;当模型失配并加入阶跃扰动时,其超调量为7. 6%,波动时间为39 s。另外,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使用模糊免疫PID算法的烘缸冷凝水排放差压被控制在工艺允许范围30~50 kPa,吨纸蒸汽消耗量下降了约9. 09%,且烘缸处于不积水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得到最优的控制器参数,以满足纸浆浓度实际控制要求,更好地克服控制难点。方法提出一种模拟退火粒子群混合算法,并应用于纸浆浓度控制系统,对其PID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优化,基于MATLAB的.m程序和Simulink进行仿真,并与其他整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该优化方法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系统过度平稳、响应快、超调小、调整时间短、鲁棒性好,其输出响应曲线上升时间为9 s,超调量为3.07%,调整时间为22.8 s。结论基于此混合算法的优化控制,不仅兼顾2种算法各自的优点,且相对于二者各自的优化控制及传统整定方法具有显著优越性,可以更好地满足现场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
模糊PID在卫生纸机烘缸进出口差压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烘缸进出口差压是表征烘缸是否积水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处于波动状态。在实际控制中的通常做法是利用PID控制算法将其控制于一个具体的数值,但由于烘缸排水的非均匀性,导致上述控制目的难以达到。因此,本课题提出一种利用"模糊"思想来控制卫生纸机扬克烘缸进出口差压的新方法,将烘缸进出口差压分成五个区段进行模糊化,再利用模糊控制算法来调整PID控制器参数,控制扬克烘缸进汽热泵的开度,从而达到控制烘缸进出口差压的目的,使得烘缸进出口差压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通过仿真及应用表明,系统中热泵开度变化平稳,烘缸进出口差压被控制在许可范围内,烘缸能保持长期不积水状态。  相似文献   
5.
通过C80微量热仪和微电泳仪等仪器考察了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AEO-15)在低阶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表面的吸附特性,并在浮选作业前对吸附于低阶煤泥上的表面活性剂进行超声条件下的选择性脱除,以提高浮选低阶精煤品质。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减小低阶煤泥颗粒的粒径,降低颗粒表面的负电性,增加低阶煤表面的疏水性;超声波选择性脱除表面活性剂90s后的浮选结果,同未超声脱附的浮选结果相比,精煤产率变化不大,灰分降低了1.24%(质量分数,下同),浮选完善度由34.27%增加到36.93%。处理120s的低阶煤润湿热达到最大(1.69J/g),超声脱附120s后,矸石上浮率降低了10.24%。  相似文献   
6.
农村消防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和谐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是消防部队的神圣历史使命,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实地调研,指出了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问题的主要成因,分析了目前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中消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